9款药膳轻松调理宫寒
1、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2、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3、两地膏
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浓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开水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内,加白蜜,置文火上调,候凉,装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阴养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内扰所致的月经过多,色红,头晕,心烦口渴,舌质红,脉细弦。
4、枸杞炖羊肉
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净血沫,切块;锅中油热时,下羊肉整块,用开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炝锅,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汤(2000毫升),盐、葱,烧开,去浮沫,文火婉约1-1.5小时,待羊肉熟烂,去葱、姜,入味精。
作用:补肾养血;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少或点滴不净,色淡红或黯红,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沉迟。
5、菊香文蛤盅
用料:文蛤200克、菊花10克。
用法:1、文蛤焯水后捞出。
2、菊花开水浸泡,与文蛤同放炖盅内,加火腿片、姜片及调味高汤蒸熟,加盐、味精等调味即可。
作用:疏风清热,滋阴润燥。适用于消渴、食欲不振、小便黄赤短少、水肿痞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等症的食疗。注意,蛤蜊肉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点评:本品咸平,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page}6、石斛老鸭盅
用料:石斛5克、老鸭一只、火腿片。
用法:1、石斛用开水浸泡10分钟。
2、老鸭切成块,然后过沸水,将焯过水的老鸭块加入盐、生姜块、火腿片、加饭酒、水,炖20分钟,与高汤及泡好的石斛一同装入炖盅里,放进蒸箱蒸40分钟后,调味即可。
作用:健脾利水,益气养阴。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肢体乏力或胃阴不足引起的舌干口渴、虚热不退等症的食疗。
7、乌骨鸡汤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8、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9、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