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小叶榕
实际拼音:Xiǎo Yè Ró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叶榕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concinna Miq.[F.parvifolia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15-25m。小枝具棱,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2.5cm;托叶小;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7.5(-10)cm,宽1.8-4.5(-5.5)cm,先端具钝的短尖头,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与叶柄交接处有关节,全缘;侧脉纤细而较密,稍平行,网脉两面均明显,叶表面有时有光泽。隐头花序,花序托球形,直径5-8mm,顶部有脐状突起,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叶痕处;有梗或近无梗,长2-4mm;基苞片3枚,早落;雄花、瘿花、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少数,生于内壁近口部,花被片2,雄蕊1;雌花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花柱侧生;瘿花与雌花相似,花柱线形而短。榕果(花序托)熟时粉红色。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溪边或山地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胃痛;阴挺;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