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归有归属的意思;经是人体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的概称。所谓某药归某经或某几,则表明该药的有关功效对这一(或这些)脏腑或经络具有明显作用,而对其余部位的作用则不明显,或者没有作用。
由于性味等其他性能相同、功效亦相同的药物,存在作用部位的差异,将这些认识加以总结,便形成了归经理论。有关药物归经的思想,在《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秦汉医药典籍中已有明确论述,不过在本草中直只有极少数药物标明了归经。金元时期归经理论受到普遍重视,并成为本草记述药物的必备内容。但其用语不一,有人某经、行某经、走某经、某药为某经之药等不同提法。清代沈金鳌《要药分剂》将其统一称为“归经”,得到医药界的认同,至今沿用。
归经理论中所指的脏腑,是中医学中特有的定位概念,其与解剖上的实际脏器有较大的区别,不能与之混淆。对于药物归经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指药物有效成分实际到达的部位,而主要是药物产生效应的部位所在。
归经的确定
中药的归经是以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脏象和经络理论,全面系统地说明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临床对于疾病辨证定位的根据。作为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归经,应当与疾病的定位相一致,因而必须以脏象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例如,脏象学说认为心主神志,患者出现昏迷、失眠、健忘及癫狂等精神、意识、思维异常的证候,按照脏腑辨证当为心的病变。能主治这类证候的药物,如麝香、冰片开窍醒神以治闭证神昏酸枣仁、琥珀宁心安神以治失眠,人参增智以治健忘等,皆为可归心经之药。同理,桑叶明目、全蝎止痉、珍珠母潜阳、当归养血调经等,又属可归肝经之药。又如,经络学说认为,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上行,并入齿中、到额前;白芷祛风止痛,长于治疗前额痛和牙龈肿痛,又能通鼻窍而治鼻塞流涕。按经络辨证,上述病变均为阳明胃经之证,故白芷便为归该经之药。此外,按《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则桂枝为太阳经药,柴胡为阳经药,石膏为阳明经药。
由于一种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主治数经的病证,因而其相应的归经是多方面的。
在各论所载的各药之下,往往只标明其主要的归经,故不能将其绝对化,误以为该药一定不归别经。还有少数药物的某一功效,其作用范围十分广泛,文献中又有通行十二经的说法,但仍有主次之分。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临床有经络辨证、脏腑辨证以及六经辨证等多种辨证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的辨证体系各有侧重,其归经的表示亦有相应的特色。清代以前,以六经或经络辨证为主,药物的归经主要使用经络名称,其中包括冲脉、任脉、带脉及督脉等奇经八脉之;其后,以脏腑辨证为主,药物的归经则主要使用脏腑名称。因此,造成了药物归经的表述和含义的不一致。例如,柴胡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按六经辨证主归少阳经,按经络辨证主归厥阴经,按脏腑辨证主归肺、肝经。再如羌活、泽泻都有归膀胱经的记载,但含义不同。羌活发散风寒,主治恶寒、发热、头颈强痛及脉浮之证。根据六经辨证,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藩篱而主表,故言其归膀胱经。泽泻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之证。根据脏腑辨证,此为膀胱气化失司所致贮尿或排尿功能失常,故称其归膀胱经。这样一来,给初学者带来了困难。不过在现代中药学中,一般的归经内容都是指的脏腑,以经络定位仅见于少数特殊药物,作为必要的补充。
归经的临床意义
掌握归经理论,对于气味功效相同,而主治不尽一致的药物,可以增强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如同为甘寒的补阴药,沙参归肺胃经,百合归肺心经,龟甲归肝肾经,必须准确选用。再如同为发散风寒而止痛的药物,因头痛部位不同,其使用亦有考究。太阳经头痛宜用羌活、藁本,阳明经头痛宜用白芷,少阴经头痛宜用细辛、独活,厥阴经头痛宜用川芎。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方面,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使人体成为一个统的整体。因此,应用归经理论,又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到不同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
如咳喘因脾虚或肾虚所致者,单独拘于治肺,则疗效不佳。若以健脾益气或补肾之药与归肺经的补肺、止咳平喘药同用,能明显提高疗效。故徐灵胎又指出:“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