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与升降沉浮的临床意义

浏览 7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是其本身固有的,但通过炮制或配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增强,甚至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以满足临床对药性趋向的不同需要。所以,李时珍认为:“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复杂的。前人为重视炮制方法和辅料的影响,认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如川芎酒炙,更能祛风活血,升浮之性增强;黄连、大黄酒炙,其苦寒沉降之性减弱,更宜于上焦热证。尽管如此,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姜汁炙草果、竹茹,并非为了升散,而意在促进止呕;酒炙常山,亦非升提,却是抑制涌吐之峻烈。荆芥生用能解表、透珍认为:“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复杂的。前人较为重视炮制方法和辅料的影响,认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如川芎酒炙,更能祛风活血,升浮之性增强;黄连、大黄酒炙,其苦寒沉降之性减弱,更宜于上焦热证。尽管如此,但也不是绝对的。姜汁炙草果、竹茹,并非为了升散,而意在促进止呕;酒炙常山,亦非升提,却是抑制涌吐之峻烈。荆芥生用,解表、透疹,为升浮之品;而炒炭人药,专人止血,则性偏沉降。这是炮制完全改变了升降浮沉趋向的一个例子。

在复方中,药性升浮的药物与较多性质沉降的药物配伍,其升浮之性会受到制约;反之,药性沉降的药物与较多性质升浮的药物配伍,其沉降之性会受到抑制。当两类药物的作用相互拮抗时尤其明显。如麻黄与量石膏同用,其升浮发汗之力可受到了制约,可主治肺热喘咳证。大黄与川芎、防风、白芷及荆芥等同用,其沉降清泄之性受到制约,可主治上焦风热证。

在历代本草中,还将药材质地的轻重、气味厚薄,药物的四气、五味,作用部位,植物药的花、叶、果实及根梢等,视为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至今仍有较深的影响。实际上,上述因素与作用趋向并无必然的一致性。

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早期的升降浮沉理论,要求利用药物作用的趋向性,顺应人体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生物节律。对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①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纠正人体气机的升降出人失调,使之恢复正常。如胃气上逆者,可用降胃止呕药治疗。②顺应气机趋向,因势利导,祛邪外出。如饮食过多,胃腑拒纳而作呕者,可用涌吐药,助胃上逆,吐出食物,避免宿食伤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