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_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浏览 7

文章目录

一、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二、中药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三、中药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四、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一、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具有很高的概括性。中药通过炮制,其性味、升浮、归经、毒性等都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常常导致其功效、用途发生相应的改变,运用于临床所发生的效应也不一样。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此外,还有一类药性较平和的平性药。这类药虽然药性较平和,但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平性药物,总是略有所偏。如甘草虽言性平,但实际上生甘草偏凉,炙甘草偏温。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我国历代医家从机体对药物所产生的反应中高度概括出来的一种理论。热和温,寒和凉,仅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故寒、热、温、凉四气,实际上可看成寒凉和温热两个方面。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它是许多中药功效的出发点和基础。药味除上述五种外,还有淡味和涩味。因淡味无特殊的滋味,有“淡附于甘”之说:涩味药因和酸味药的作用基本相同而附于“酸”。

中药的性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味的不同配合就造成药各有性,如甘寒清热、益阴、润堞:甘温益气扶阳:辛温散寒解表;辛凉疏散风热苦寒泻火燥湿等。性和味是药物自身固有的,并各有所偏,中医师就是凭借着它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失调,偏盛偏哀的状况。但是,如果药物性味过于偏胜或偏弱,在防治疾病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影响或不到治疗目的。中药炮制能够对药物的味产生明显的影响,可以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药性至适合临床防治疾病的需求。

中药炮制对性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性味偏胜过猛。最常见的是药物过于苦寒,易伤牌阳;过于辛热行散,易耗气伤阴:过酸易干损齿和刺激胃肠。如山栀苦寒之性甚强,用辛温的姜汁制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补骨脂辛热而燥,易于伤阴,用咸寒润燥的盐炙制后可缓和辛热温燥之性,即所谓以寒制热;以上均称“反制”。山楂味甚酸,炒焦后可降低酸味,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此外,有的药物虽然性味并不过于偏胜,但根据临床需要,有时也要使某种性味减弱。如生姜辛微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作用;但煨制后则辛味极,无发散之性,而长于逐寒缓胃,常用于胃寒呕吐。明代《本草通玄》和清代《得配本草》对生姜均有“生用发散,熟用和中”的记载。总之,纠正药性偏胜基本上是遵从“相反为制”的原则。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有的药物性味本强,但在临床上用于实证或重证仍嫌药力不足,通过炮制可进一步增强药力。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霁益寒,用于泻肝胆实火,以求速效;以辛热的酒制仙茅,更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常用于命门火衰,阴塞偏盛的阳痿精冷、宫寒不孕或寒湿痹痛。有的药物药性较缓和,临床嫌其药效不强,取效太慢,通过炮制增强药性,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如辛温的当归用辛热的酒炮制后可增强其辛散温通作用,常用于血瘀痛经血瘀经闭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的瘀滞肿。泽泻甘寒,用咸寒的盐制可增强其泄热之力。以上称为“从制”,实际上遵从的是“相资为制”的原则。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用药范围。同一来源和同一药用部位,经过炮制,使药性发生明显变化,随之功能也发生明显改变。如生地甘寒,具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制成熟地后,则变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性本辛温,善于燥涅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可见地黄炮制后其性(气)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了,而天南星不但性(气)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而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又如黄能止血活血,但生品性滑,以活血作用见长;炒炭后增加了涩味,以止血作用见长。由此可见,蒲黄炒炭后,因味的增损,其作用侧重点就发生转移。

二、中药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作用趋向,也是中医临床用药应当遵循的规律之一。升降浮沉与气味有密切的关系。

清代汪昂曾说:“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寒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就“四气”而言,通常是温升、凉降、热浮、寒沉、就“五味”而言,般认为辛甘为阳,主升浮:酸苦为阴,主沉降。就气味厚薄而言,以气胜者主升浮,以味胜者主沉降;气味俱胜或俱弱者,则作用趋向具有双向性,即可升可降,可浮可沉。

药物的生、熟炮制对升降浮沉有一定的影,炮制辅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更明显。明代《医学入门》有论:“凡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欲其上腾也。病在咽下脐上,须用酒浸洗。病在下者生用。欲升降皆行者,半生半熟。”本草纲目》谓其“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李时珍在论述人参的功效时说:“人生用气凉,熟用气温……人参气味俱薄,气之薄者,生降熟升;味之薄者,生升熟降。”古代最初以生,熟来论证药性升降的张元素有“熟升生降”之说,现今多宗“生升熟降”。张氏吉“熟升生降”是以苦寒的黄连、黄芩、黄柏等药作例子。如黄柏苦寒,沉阴下降,原系清下焦湿热之品,经辛热升散的酒制后则苦寒之性减弱,借酒升腾之力,引药上行,清上焦头面之热;黄芩、大黄等经酒炒后亦有类似作用。这印证了“熟升生”之说。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主要作用于中焦,经咸寒的盐炙制后,以下行温肾为主,治小便频数。莱菔子辛甘平(偏温),从性味来看主升浮,但因是果实种子类药物,质重沉,故应沉降,综合来看,能升能降。张锡纯认为莱菔子“其力能升能降,生用则升多于降,炒用则降多干升”,这与“生升熟降”的观点相吻合。这都说明药物经炮制后,可以改变作用趋向。至于“生升熟降”、“熟升生降”不应偏执一面,总的原则应以炮制前后药性的变化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其他方面,具体药物具体分析。

三、中药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因此,药物归经实际上是对药物作用的定位。所谓某药归某经就是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脏腑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药物的疗效与性味相结合,是归经的重要依据。按照五行学说,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生姜味辛,应归肺经:因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也应归肺经;又能温中止呕,故又归脾、胃经,所以生姜归肺、脾、胃三经。又如苦杏仁味苦,按五行学说应归心经,但从功效来看能止咳平喘,应归肺经,又能润肠通便,故归大肠经,功效上与心经的疾病却无关系,所以苦杏仁归肺、大肠二经。这说明药物疗效是确定归经的核心内容。

中药炮制多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特别是某些辅料对药物归经有明显的影响。醋制归肝经,蜜制归脾经,盐制归肾经等。许多中药一药能归几经,可治几个脏腑或经络的疾病临床上为了更准确地针对主证发挥疗效,常通过炮制达此目的。因为有的药物炮制后归经的主次也会发生变化,其作用侧重点也随之发生转移。如小茴香,可归肝、肾、脾、胃经,能散寒止,理气和胃,用于疝气疼痛、痛经及脘冷痛、少食吐泻等:经盐炙制后则主归肝、肾二经,可专用于寒疝疼痛。又如知母,归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胃泻肾火的作用;经盐炙制后的盐知母主要作用于肾经,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柴胡归肝、胆心包络经,用醋炙制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生地可入心经清热凉血,蒸制成熟地后则主归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髓见长。酒炙黄连不但可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并可避免伤害脾阳。炮制对黄连归经的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颇详:“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虑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中上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莫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这些论述,有的明指脏腑,这是药物作用的具体定位,有的较笼统,但不论上焦,中焦、下焦,仍是以脏腑作基础的,气和血也包含于脏腑之中,这也是对药物作用的定位,只是定位范围的大小不同而已。

四、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中药与西药(指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但不等于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有“毒”,古有记载。在《周礼·天官冢宰篇》中就有“师掌医之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内容。这里的“毒药”就是指中药,是药物的总称。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指出下品多毒。《类证》中对中药毒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概括:“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偏也。”我国古代文献中对药物毒性的记载,多数属于急性毒性,即在短时间内可观察到的反应。此处所称药物的偏性也是一种毒性,以近代概念而言,可称为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药物通过炮制可以除去毒性。有毒中药去毒的途径通常包括除去或减少有毒部位、辅料去毒和转化毒性成分等。如蕲蛇人药,要去头,因为蕲蛇头部毒腺中含有一种出血性毒素,内服中毒后,能够引起内脏广泛出血,人可能因此致死。李时珍曾说,蕲蛇“头尾各一尺,有大毒,不可用,只用中段干者”(《本草纲目》)。这与现代研究结果相一致。水飞雄黄可除去很大一部分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斑蝥生品有毒,其毒性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烈刺激性,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经过米炒炮制,其毒性大减。研究得知,斑蝥的有毒物质为斑蝥素,由于斑蝥素的升华温度为84℃,升华点为110℃,米炒时的锅温在120℃左右,所以当斑蝥与糯米同炒时,由斑蝥均匀受热,使斑蝥素部分升华致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减弱。制霜去毒适合于含毒性油脂较多的果实种子类药材,通过去除部分油脂可使药物毒性明显降低,但应控制好含油量,如巴豆霜,千金子霜等。辅料去毒与火法炮制相结合,去毒效果好,应用亦广泛,有的辅料还能增强药物某方面的作用。如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肠胃、黏膜的强烈刺激作用,用白矾生姜,石灰等辅料炮制,就能减弱或消除刺激性;同时辅料白矾还能增强半夏的祛痰作用,生姜能增强半夏和胃止呕的功效,石灰能增强半夏温化寒痰的作用。火制法及水火共制法可将毒性成分转化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物质,如马钱子经砂烫炮制后,其毒性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转化为相应的异型生物碱及氮氧化物,这些化合物的毒性远远低于原生物碱,但仍保持了原有的性;又如乌头,“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神农本草经》)。

乌头的毒性成分主要是以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型生物碱,经煮法或燕法炮制后则水解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再进一步水解为几无毒性的胺醇型生物碱,这些水解产物仍保持了原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中药有毒,炮制可去:毒去性存,药到病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