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的概念和源流

浏览 7

所谓归经,归是指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所以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因此,归经也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

归经的起源,《内经》中有关“五人”、“五走”的记载及《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用药理论是归经理论形成的先声。南北朝时期,出了归经的雏形。如《名医别录》载有韭“归心”,蒜“归脾胃”等等。至北宋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论述泽泻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

宋代《苏沈良方》中亦有“某物入肝,”“某物入肾”的记载,但此时尚未形成归经理论。直至金元时期,张元素提倡分经分部用药,如“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等,并将《珍珠囊》中30余味药载有“某经药”、“某行经药”的内容,如川芎少阳本经药,入手足厥阴气分,熟地入手足少阴、厥阴之经等等,为归经理论奠定了基础。以后李东垣、王好古等又加以补充,如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对很多药物采用“入”、“走”、“引”经的述语加以论述,使归经理论逐步充实。明代刘文泰在《本草品汇精要》中,将前人的“入”、“走”,“引”等述语统称为“行”,作为药性的一项内容,但“经”仍沿用六经名称。而在贾所学的《药品化义》和李士材的《雷公药性解》的药物均列有“入某经”一项,并将“经”改为五脏六腑之名。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一词,将前人关于归经的理论加以总结,在其著的《要药分剂》一书中,每味药下均列“归经”一项,说明药物作用范围。从此,归经学说得以完备,并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药性能的重要组成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