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名医用方心得

浏览 8

【原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伤寒论》第301条)。

【药物组成】

麻黄二两(6g)(去节),细辛二两(6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功效】

助阳解表。

【主治】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症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微沉。

现代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阳虚感寒者。

【用法】

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3服。

【名医用方心得】

1.郝万山

认为麻黄细辛附子汤从方子组成上看,麻黄是散表寒的,附子是温少阴里阳、散少阴里寒的,而细辛既可以散太阳表寒又可以散少阴里寒,所以它是一个太阳和少阴同治的方子,这是从药物上来分析它的临床适应证,实际上是有轻度的少阴里阳虚,仅仅是轻度的,又兼有太阳表证,这是太少两感,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到了寒邪而发病,少阴兼有阳虚的程度,仅仅是见到了一点脉沉,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细,但欲寐”这些严重的里阳虚衰的症候,所以它也符合表里证病机关系密切的条件,为什么表里病机密切呢?太阳和少阳脏腑相相连,经脉相络属,它们是相表里的。所以同时感受到了邪气,这等于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到了邪气,所以它们的病机关系还是很密切的,里证呢,又不是大虚证,没有“下利清谷,畏寒蜷卧,四肢厥逆、脉微细,但欲寐”,仅仅是一点脉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这是表里同治的例子。(《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锡纯

认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为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之发热耳,是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方中细辛二两,折为今之六钱,复三分之一,剂中仍有二钱,而后世对于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张隐庵曾明辩其非,二钱非不可用,而欲免病家之疑,用一钱亦可奏效。盖凡宜发汗之病,其脉皆浮,此独脉沉,而欲发其汗,故宜用细辛辅之,至谓用一钱亦可奏效者,因细辛之性原甚猛烈,一钱亦不为少矣。此方若少阴病初得之,但恶寒不发热者,亦可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付

认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是以发热恶寒或支节烦疼为基本要点;以口不渴、无汗为审证要点;以舌淡苔薄白、脉浮为鉴别要点;可能有心烦、心悸或腰酸腰痛;发作或加重常与受凉有关;其病变证机在表为卫闭营郁,或在里是心或肾阳虚。本方中,细辛即可走肌表营卫以发汗解表散寒,又可走里温达脏腑经气经脉,无论走表入里,其功用都善于止痛,并能通达经气,温化寒饮。细辛与麻黄相用,重在解表散寒,走营卫以解表散寒,走气血以温经通阳,走肌肉关节以逐寒解凝散结;而细辛和附子相用,则重在温壮阳气,以治疗脏腑、经脉、气血之间寒气痼结。三药相互为用,以增强治疗效果。(《经方实践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王绵之

认为用麻黄跟附子相配,助阳发汗,治疗阳气虚,寒伤人深,不仅是表有寒,里也有寒,因此治疗的时候,必须表里之寒并治,而要治里寒,就必须扶阳,所以麻黄跟附子并用,或者叫太少两感,太阳、少阴。当然这里面从原文上有个区别,少阴病是不应该发热的,如果是见了少阴病证,就是“四肢不温,脉微细,但欲寐”,这些情况,说明它阳气虚,说明它有寒,可是它见了这些,它相反的发热,这个地方讲的发热就是发热,跟那个格阳的假热两回事,它是“始得之”,就是刚开始得。用麻黄附子加上细辛,因为细辛,至阴,少阴,人身最深处的寒,它最善于驱除这里的寒。另外对麻黄的顾忌要相当注意,在刚开始得的时候,病程不长,对阳气的损害不大,所以可以用麻黄跟细辛并用,配合附子,到了两三天以后,不见里证,那就不用甘草了,甘缓了,来缓和它峻烈之性,这是它作为《伤寒》上的一个用法。(《王绵之方剂学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