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温,味辛;归肺、大肠、胃经。其基本功效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胃脘痛等多种疼痛证,鼻渊,带下证等。临床常用量为3~10 g。
陈玉峰重用白芷通乳
已故中医名家陈玉峰认为,乳汁不足多因气血不足或肝气郁滞而致,且气血的生化与阳明胃经有密切关系。而白芷入阳明经,能通阳明经络,并能引药入乳房,是治疗缺乳的有效药物。
李杲谓白芷“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蒲辅周医疗经验》云:“白芷祛风为主,并能下乳。”其气味芳香,性升浮,气温力厚,功善通窍达表,故能通乳窍。产后缺乳者,可重用白芷20~30 g,煎汤代茶饮或配当归、穿山甲、漏芦、通草、王不留行,并随症加减。《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散乃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之剂,方中即有白芷。因白芷入胃经,为阳明经要药,既兼顾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可通畅阳明经经气,通经下乳,故不论虚实皆可用之。临证常重用白芷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珠、漏芦、冬虫夏草、黄芪、路路通、通草相配伍治疗缺乳证。如属肝郁者可在上方加柴胡、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