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高校发布招生政策和计划●高考生达53万,比去年增加7万人●武汉考生要珍惜“共建计划”●招生计划增幅不大:部属高校略减,省属高校略增
计划低于考生增幅 在汉一类高校在鄂减招千余人
6月7日至8日,又一批高考生将迎来人生检阅。
省教育考试院昨介绍,今年我省高考生约53万人,比去年多出7万人。考生人数之多达到历年之最。
截至上周,在汉部属高校、我省省属高校的招生政策及计划已出台。其中,10所一类重点高校在鄂本科招生计划为2.2万余人,比去年减少1200余人。
这10所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在鄂招生计划数分别为:武大3060人,比去年增加30人;华中科大3540人,比去年减少260人;武汉理工大学拟招3660人;华中师大1722人,比去年增加62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42人,比去年减少133人;华中农大1593人,比去年增加13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拟招1090人,比去年减少93人;湖大2130人,比去年增加105人;武科大3145人,比去年减少640人;中南民大本科计划招生725人。
从各校招生计划来看,湖北省属高校的招生计划略有增加。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高招计划较去年(28.9万人)将略有增加,新增计划主要用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
武大招生就业处处长钱建国认为,尽管省外高校在鄂招生计划暂未完全确定,但我省招生计划增幅,肯定低于报考人数增幅。考生要珍惜高考录取机会,认真填报志愿,被录取后不要轻易放弃。
特殊招生,追加计划 实录人数将比计划数多
“在汉重点高校最终在湖北省的实录人数,肯定要比公布的计划数多。”钱建国说,比如该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并不包含自主招生350人,小语种招生80多人,保送生160多人,艺术类招生50人。这些特殊招生形式,都是面向全国招生,但报考这些特殊类别的湖北考生最多,其中大部分录取机会将被湖北考生摘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办负责人严嘉称:“今年我校在湖北的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不会减少,甚至会高于往年。”
部分高校招生负责人还认为,湖北生源质量高,有些高校在实际录取时,很可能会追加在湖北的录取计划,比如去年武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及时追加了数百计划。
校线下20分可填报 要珍惜“共建计划”
与省内其他地市州相比,武汉市考生多了一个在汉读重点高校的机会———“共建生”录取机会,可在各校投档线下20分以内填报该志愿。
8所部委属高校上周公布,与武汉市合作建设计划招生(简称“共建生”)1770人。其中,武大170人、华中科大340人、武汉理工大学370人、华中师大180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60人、华中农大180人、中国地质大学200人、中南民大170人。
与去年的“共建生”录取政策相比,招生人数没变,武汉考生报考条件也没变,高考分在各校投档线下20分以内,即可填报“共建生”志愿。也就是说,武汉考生可以享受20分的优惠参与投档排序录取。
几所部属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武汉考生一定要填好“共建生”志愿。去年录取时,好几所高校的“共建生”计划竟然未能一次录满,有的学校“共建生”文科只完成了一半。这主要是因为有些高校预估线出来后,考生不敢填报,或填报者已提前被非共建计划录取,导致考生志愿断档。
艺体招生更规范 大类招生更普遍
省教育厅介绍,今年高考招生,我省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我省今年高招政策进行了调整,涉及面较广的有以下两点:
规范艺术专业招生管理。一是加强艺术专业联考,报考省内外院校(包括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的美术考生,必须参加我省美术联考,联考合格才有资格参加录取。二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招收美术类本专科和非美术类联考高职(专科)专业,必须使用我省联考合格考生的联考成绩。
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规定,执行省统一划定的文化投档资格线。今年,只录取本科层次的艺术特长生,不招专科。
另外,从各高校招生章程看,继武大、华中科大之后,华中师大、中南民大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高校将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招生,一年或两年后考生再选具体专业。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志愿的盲目性。
录取批次基本不变 “知分填志愿”需审慎
我省今年高考录取批次基本维持去年格局:第一、二、三、四和部分提前批院校(专业)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各批次志愿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高校不派人进驻招生录取现场;多渠道公布考生录取信息,继续公布考生电子档案的七种状态。
今年是我省高考“知分填志愿”第三年。前两年录取时,“知分填志愿”容易“扎堆”,前年志愿扎堆省内,去年志愿扎堆省外,导致部分考生高分落榜。专家提醒,考生应结合自己考分,分析省内、省外高校历年在鄂录取分数线,结合自己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寻找自己的全省排名,尽可能多掌握其他考生志愿情况,谨慎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