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2008年起将逐步增招外省市学生

浏览 11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3月11日消息:今年高校招生有新变化。教育部新近要求,部属高校在驻地的招生比例要逐年逐步调整至30%以内,在沪的全国重点大学为此正在测算今年投放各省市的招生计划。同时,在保证上海生源高考录取率不下降基础上,市属高校新增的3000个招生计划,将全部投放于安徽、内蒙古、河南、贵州、甘肃等中西部省份和生源数量较多省份。


新变化透露出一个信号:上海高校招生将面向全国,进一步敞开大门。


“全国重点”变“地方重点”?


全国重点大学,理应“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但不少学校却演变为“聚本地生源而育之”。几年前,沪上某重点大学庆祝百年诞辰,被人戏称百年成了“阿拉”,因为这所学校内,上海生源的比例从原先的30%上升到50%左右。


双休日,上海学生大都回家了,校园里一下子冷清起来,学校双休日举办的活动或讲座也不多,因为出席率太低。


“全国重点”演变为“地方重点”现象,在其他省市也比较普遍,有的全国重点大学在驻地招生比例甚至达到60%-70%。究其原因,1999年开始,一批全国重点高校实行“省部共建”,除了国家投入外,每年地方政府都给予这些大学不少投入,在当地多分配招生名额就成了高校的一种“回报”方式。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从投资回报角度来说,当地政府要求全国重点大学在当地招收更多学生,满足当地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可以理解;重点高校为获得发展所需要的投入和优良办学环境,在当地政府持续投入后,为地方培养更多人才,也无可厚非。但是,在不同地区招生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妥当了。


适度“纠偏”体现教育公平


本市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招办老师透露,该校每年在沪招生数占全国招生数的40%以上。“在上海,高考考分稍微高于重点线的学生就能进来;而在外省市,因为招生名额少,考分要高出当地重点线五六十分才能进来。”


教育界人士认为,一些拥有的大城市考生,能够以较低分数进入;而一些缺乏的省份,不少优秀学生受招生计划所限,失去了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由国家重点投资扶持,不少投资就来自公共财政,其招生指标的分配,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应适度“纠偏”。


为推进教育公平,教育部今年要求全国重点大学逐步降低在驻地的招生比例。对此,在沪的重点高校表示认同。一位校领导说:“上海的部属高校,有责任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为上海服务并不是简单地在上海多招学生,外省市优秀人才将来也可以留在上海为这座城市服务。”


今年,上海高考考生比去年减少四五千人。这也为在沪的部属高校适当减少上海生源招生比例,同时又较好满足上海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供了外在条件。


敞开大门激发创造性


“高校招生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对高校自身发展有益。”复旦大学于海教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高度开放的,不但向本国生源开放,而且向全世界开放。只有开放,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人才的差异性,会给学校带来多元文化、多样思维方式,彼此的碰撞和交融,会激发创造性。


不仅全国重点大学,上海的市属高校也将“开门”招生。从今年开始,教育部试行“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从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拿出3.5万个名额,安排给办学条件较好的11个省份,由其所属高校到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省份招生。


本市一些市属高校列入该计划,上海师大是其中之一。该校副校长项家祥告诉记者,今年学校新增100多个招生名额,投放中西部省份和生源数量较多省份。“学校很乐意开门招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而且,外地学生普遍比上海学生更刻苦,有助于优化学风。”


高等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教授指出,在政府与大学之间,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应该立足长远,不能短视,更不能功利化。事实上,一所落脚于某地,比招收当地学生更重要的是,这所在文化辐射、科研支撑、精神传递等方面给当地带来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看来,无论教育部还是高校,都对“开门”招生的前景给予肯定,希望地方政府和当地考生能以更开阔的胸襟看待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