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全国I、Ⅱ卷与各地文综历史学科试题的主要特点
1. 重视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
2004年全国Ⅰ、Ⅱ卷及各地文综历史学科试题除个别考点超纲外,所考查的知识要点绝大部分均为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其中,全国Ⅰ卷、北京卷、天津卷和江苏卷都涉及到东北问题;全国Ⅰ卷、北京卷和天津卷均考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天津卷还为此先后出现了两组相关题;北京卷和天津卷在“欧共体”问题上也重复命题。
2. 研究性学习试题初露端倪
北京卷第37题,要求学生以北京屈辱史的范例,写两个有关北京抗争篇、新生篇的资料卡片。这实际上就是把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入到高考命题中的尝试,标志着历史学科开始在文综高考历史试题中“崭露头角”。它将对高考命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3. 主要是新历史情境的营造来测量能力
情境营造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全国Ⅰ卷第18题出示了一幅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第19题出示了一幅宋代济南齐家功夫针铺印记(广告),第37题则出示了西方人公元1年、公元1500年、公元1800年对世界范围了解情况的示意图,要求学生分析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的趋势。三道题选用了五幅图,有历史拓片图、照片和地图,立意新但落足点低,有很强的人文性。北京卷17题推出三幅图片材料,要求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确定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内容;第37题要求学生编辑北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的资料卡片,使学生感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命题者命题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4. 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
这点从全国Ⅰ卷和江苏卷文科综合题都考查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便可以看出。一般认为,热点焦点问题比较容易被猜中,故命题者都竭力回避,但2004年却“挺身而出”、“毫不畏惧”,体现了命题者的勇气和决心。另外对人权考查、对铁路与工业化的考查、对中国关系的考查、对能源问题的考查、对科学技术和科技革命的考查、对欧共体成立与欧洲统一的考查,也大多是热点焦点问题的正面切入,这种命题思路改变此前高考命题“侧面接触”、“打擦边球”的作法。全国Ⅰ卷第38题中考查的“蓝色国土”,也是直面热点焦点问题。
5. 试题的难度适中,基本无偏题、怪题
纵观全国各地试卷,除江苏卷相对普遍容易、北京卷只有1/3左右分值的题容易外,其他试卷基础题都控制在约44~53%之间。全国卷和各地高考卷降低试题难度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材料选择题、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的数量,增加限制性选择题的数量。因此,大多数试题的难度有较大程度的下降,除少数试题超过《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外,基本没有偏题、怪题,对广大考生而言,试题的亲和感较强。
二、从2004年高考试题看历史学科的学习
纵观全国历史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继续重视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复习
由于高考考查的重点绝大多数是基础知识,特别加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必须坚持夯实“双基”、把握主干、以能力为核心的复习思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的确定方法有三:(1)每章节的重点和难点。(2)当年时事热点问题。(3)政史地三学科交叉知识。如:人口、近代化、可持续发展、三农、环境、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三次科技革命、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等等。
2. 培养记忆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方法
如:全国Ⅰ卷第39题第(1)小题要求回答“一五”计划的内容,结果失分的考生很多。其实理解了“一化三改造”这几个字,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而第37题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和如何面对,考生只要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观念就能够自如应付。从目前文科综合高考发展趋向来看,许多试题的答案“原封不动”地出自教材,有一半左右的试题通过背诵记忆就可以解决,因此学会、提高记忆方法和能力对提高考分非常关键。
除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记忆方法外,学生自已也要擅于概括和总结一些好的方式和方法。如:对我国古代主要朝代的演进可以记忆为:“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后是民国”。第二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四国《天津条约》开放的十个通商口岸可记忆为:“南(京)镇(江)九(江)汉(口)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湾)淡(水)”。清朝皇帝在位顺序可记忆为:“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记忆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可记忆为:“荷兰占台三十八,成功复台名中华;台湾府设固海防,康熙亲征雅克萨;八五八六战沙俄,尼布楚约为华夏”。清军入关的时间1644年可记为四四十六。以上记忆方法和记忆诀窍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枚举。
3. 提高审题和解题技能
(1)选择题
①目前出现比较多的是限制性选择题,其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这种限制性主要表现为对时间、方位、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方面的限定;解题中把握了这些限定,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如:
例1 (全国Ⅰ卷第22题)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新文化运动兴起
B. 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
C. 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
D. 《中俄声明》签订
【解析】此题的限制性明确,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是在1917年9月,《中俄声明》签订是在1912年。故选B。
例2 (全国Ⅱ卷第12题)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汉朝 D. 隋朝
【解析】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动是史禄修建的灵渠,是秦朝攻打越族时为运送军粮而修建的。故选B。
限制性选择题还有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情况是,备选项程度词往往具有绝对性,要么完全肯定或否定某一历史事实;要么以偏概全,大包大揽,不留有余地。关注这些程度词,是排除错误、找到正解的巧妙方法。
例3 (天津卷第20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C. 合理调整工商业
D.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解析】本题关键限制词是不包括“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的“措施”,当时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大力发展生产的措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而不是接管,故选B。
例4 (全国Ⅰ卷第14题)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解析】当时中国落后的内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外因是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CD两项都不是错误的说法。在当时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因,故选A。
例5 (天津卷第19题)民国初年,我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本题B项是外因,应排除。在ACD中,D项是废除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因素,AC是在D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故答案是D。
③组合型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就是根据题意,排除正确的或者错误的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一般会有意确定一个甚至两个错误序号。这样,利用这一方式确定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对解题至关重要。
例6 (全国Ⅰ卷第24题)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备选项设计告诉我们,序号中有两个是绝对错误的。而从实际来看,①③明显错误,故选C。
例7 (天津卷第21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备选项设计说明,序号中有一个说法是绝对错误的。而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选C。
④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此外还要关注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等信息,辨别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等。
(2)材料解析题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类型的题目。
①内涵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这样的说法,解题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如:全国Ⅰ卷第37题第(3)小题:“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就是此种题目。而答案“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全部取自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题目时,有时只要符合题意,“照抄”材料亦能够得分。
②外延式题目其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要联系教材所学过的知识。如全国Ⅰ卷第37题第(2)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答案均来自于教材和所学知识。
③内涵外延结合式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教材又要与教材相结合。如全国Ⅰ卷第37题第(4)小题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就是这种题目,答案从材料来看,对全球化有人肯定有人否定,说明其具有两重性,即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3)图片式题。分为因果解析型、提炼信息型和趋向揭示型及成文型四种类型。
①因果解析型,以2001年文综第41题(“列强对非洲殖民”题)为代表。
解题首先应确定图片在课本中的位置;其次要把握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在教材中所处的空间和时间区间(尤其是要把握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阶段特征);第三是确定这一空间、时间区间所发展变化的主体性质并根据这一主体性质的变化,归纳其原因和结果,最后形成结论。
上题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区间是17~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非洲,其事件的主体是西方殖民占据地区的变化,即由在沿海占据据点发展至几乎将整个非洲瓜分,其变化原因主要是两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探险活动;具体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以占领商品商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加紧瓜分世界;欧洲冒险家的探险为殖民者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
②提炼信息型。如: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第37题材料二所出示的《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通过“驿使”图,可提炼出表面信息是民族间的政治往来,而深层信息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过“沙漠之舟”图,可提炼出表面信息是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通过“犁耕”和“龟兹妇女采桑”两幅图,可提炼出的表面信息是使用牛耕、从事桑蚕业,而深层信息是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或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解这类型试题必须立足于图片。可以先分析图片表层信息,然后分析其深层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在于利用图片,看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
③趋向揭示型,以2004年全国Ⅰ卷第37题第(1)小题为代表。根据三幅图片中反映西方人对世界了解的范围不断扩大,直接得出结论:“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解题时可以从图片所反映的相对孤立到不断加强联系,着重分析分析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是起伏发展、曲折前进还是总体向前。而分析趋势成因则主要是根据文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得出结论。
④成文开放型,以2003年上海高考历史第36题为典型。解题过程中应通过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把握其共同的内容、要点,然后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如上面的上海高考题的核心是中国开放的原因、曲折过程和对外开放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影响。把握了这些共同特点,成文过程就简单了许多。围绕着这一核心内容去论述,也就有的放矢而不是言之无物了。
4. 培养“通史意识”和“世界意识”
历史是由时空因素构成的,从高考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文科综合题的命题来看,其时间跨度相当大。如:全国Ⅰ卷第12~15题考查了从春秋战国到鸦片战争后两千多年的科技发展史。第39题考查了公元1世纪到20世纪末两千年的经济全球化酝酿和趋势明显加快的历史。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间或史段,而应该把某一个专题的知识体系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进一步与世界近代现代史联系起来,如“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中美关系发展演变”专题,全方位地掌握知识,形成“通史意识”。还要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努力培养“世界意识”,使自己形成立体的、多维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内容要与所学知识及时联系起来
“知古通今”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要适应文科综合命题改革的趋势,就要把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内容及时贯彻落实到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自己分析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具体作法上,可以概括归纳某一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这些知识的立体框架,再辅之以高质量的练习题。这一工作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当前文科综合高考历史学科试题不再强调考查“难”、“深”、“繁”、“多”的学科内容,而在于考查“新”、“活”、“浅”、“实”等与现实有关的内容,极富现实性。这从近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已经显而易见,《考试大纲》的“题型示例”也印证了这一判断。鉴于此,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做一些基础知识、主干知识题,突出现实问题的应用性。不要盲目地做大量难题,要在老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这样学习起来既轻松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