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力度不够 高考弊案"团伙化"趋势令人忧

浏览 11

近日,因涉嫌高考舞弊,广东省两名考官和1名学生工作人员被逮捕。


“在广州考试的短短5天内,先后有七八批自称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人来到考生驻地,公开兜售分数。”今年3月的广东高考体育术科统考结束后,一位茂名考生举报。广东省教育纪工委随之展开了调查,舞弊案的运作步骤和利益链条渐渐清晰起来。


科目可以买交钱就打高分 在广东,报考体育院校的考生,除了文化课外,还要参加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体育专业术科统考。考试采取现场测试,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主要由该校体育科学学院的老师、学生担任考官和辅助工作。


“足球、篮球、武术、乒乓球等很多考试项目都可以买。”周启艺是体育科学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涉案的10人之一。据他供述,他们先到考生中去兜售,找到买主后,就把考生的姓名、考号传递给考官,考官、工作人员则会给交钱的考生“额外照顾”。


广东体育高考中存在舞弊行为,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教育部门也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但作弊为何屡禁不止?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总结出三个“薄弱环节”:一是防范作弊的措施力度不够大,频率不够密;二是现场监督不够得力;三是对教师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收效不明显。


“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尽合理。一些科目主观性太大,占的分值又多,也成了舞弊者最容易攻克的环节。”考试院招生考试部主任黄友文说,“考武术的,他打一套拳,该得多少分,基本上都是考官说了算。”


法律有空白处罚力度不够


安徽砀山集体手机舞弊案、河南郸城高考*事件、云南宣威集体舞弊案……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弊案,频频出现这样一个词:团体舞弊。在广东发生的案件,也呈现出组织化、协作化特征。而现行的法律对于惩治非考生的作弊团伙,还存在很大空白。


“由于没有一部专门的《考试法》,对这些考生以外的人进行处罚,只能从其他法律中寻找依据。如这次被捕的两名老师,就只能用职务犯罪的罪名起诉。”黄友文说。


教育专家表示,中国的考试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据了解,国外对于作弊考生的处罚相当严厉,一旦出现作弊,将记入个人诚信档案,“污点”跟随一辈子,对升学、就业等产生很多影响。


而我国直到去年,才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平台。“由于实施时间短,诚信档案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个人的威慑力短期内还难以显现。”中山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郭巍青表示。


“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对舞弊人员进行刑诉,为未来进一步做好高考监管工作开了个好头。”杨开乔呼吁,治理舞弊,应将公安、检察、通信等部门的力量都纳入进来,形成合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