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五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一二章)(先秦-秦汉)

浏览 12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五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一 二章)(先秦-秦汉)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利
   C.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D.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性诸侯
3.西周因实行分封制而使统治得到巩固,疆域得到扩大;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却遭到破坏,各国纷纷放弃这一制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西周结束后,天下战乱不断 B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C 人们的思想没有西周时淳朴 D 各国纷纷效仿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既有大动荡又有大变革的时期。回答5-8题。
4.《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5.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③加强了统一趋势④有利于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春秋时促使齐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是( )
A.“初税亩”
B.“相地而衰征”
C.“尽地力制教”
D.“为田开阡陌封疆”
7.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军功授爵制②重农抑商③废除井田制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回答9-12题。
8.我国铁制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始于( )
A.夏朝晚期 B.西周晚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9.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图1
A.人工冶铁制品的出现 B.铁器取代青铜器
C.畜牧业的发达 D.农用动力的革命
10.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列水利工程位于淮河流域的是( )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西门豹渠

11.图2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

图2
A.长江以南 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 D.太湖流域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基础上,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高度的发展。回答13-16题。
12.关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银错和雕铸艺术用于青铜器铸造
B.夹纻技术使青铜器更为精美
C.战国中期的莲鹤方壶精美绝伦
D.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一千多年
13.关于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记述了秦国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水平
B. 成书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状况
C.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D.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有重要地位
14.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人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
A.保护自然资源  B.封闭山林猎场 C.严惩猎杀家犬  D.禁止乱砍滥伐
15.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回答22-24题。
1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一主张体现了( )
A.儒家思想德保守部分 B.儒家维护周朝的“礼”
C.儒家以德治民的思想 D.儒家主张贵贱有序
17.《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18.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在继承夏、商、西周三代文化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发展。回答19-22题。
19.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A.中原 B.齐鲁
C.楚地 D.巴蜀
20.以下叙述与春秋战国时科技发展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战国时形成了我国自己固定的历法系统
B.战国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春秋》、《墨子》中都记载了一些科技成就
D.中医诊断水平有了较大发展

21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
A 《汉书》 B《尚书》 C《史记》 D《后汉书》
22下列关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B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C东汉未年医学家张仲景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D 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百我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据此回答23—25题。
23,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贾谊在《治安第一》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礼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
A削夺王国封地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分封建国
2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
A.地主阶级的要求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C.法家思想的启示  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3到图4可以看出这两个不同时期在诸侯国和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的格局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图4中可以看出当时修筑的长城根据其防御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4分)

(3)根据图3、图4与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
(1)简述材料一、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4分)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遇过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6分)


28.汉代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8分)
⑴两汉通过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远播欧亚,如果从西安出发到意大利,你能设计一条理想的线路吗? (4分)

(2)请说明两汉时期能够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是什么?(4分)

(3)为什么说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6分)
⑶对于我国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留下了哪些可贵的文化遗产?(允许自由发挥(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D B A C D A B A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C A C C B C B
26.答案要点:
(1)诸侯国分布变化: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了,春秋时期的晋国、宋国、鲁国以及吴、越等国在战国时消失,韩、赵、魏等新的诸侯国在战国时出现。少数民族分布变化:春秋时期的赤狄、北戎、山戎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了,同时蒙古高原一带和燕国东北方向分别出现了匈奴和东胡两个少数民族。(6分)
(2)燕国、赵国、秦国北方边境一线修筑的防御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长城(2分);楚国、齐国等华夏族各诸侯国边境之间出现的用于相互防御的长城(2分)。
(3)政治方面: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诸侯争霸的政治格局使统治者重视人才,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跃形成“百家争鸣”(2分)。
经济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分)。
民族关系方面: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分)。
(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7.答案要点:
(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6分)
(2)刑法严酷,赋税沉重(4分)
(3)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封建经济(2分)富国强兵的措施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求,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2分)。
(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8 、(1)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或阳关(甘肃敦煌)—可走南北两道到达疏勒(新疆喀什)—葱岭—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罗马(意大利)。(4分)
(2)条件:两汉丝织业的发展;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关系;西域都护的设置;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等。(4分)
(3)张骞出使西域时,访问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者回访长安,从此汉朝和西域的交往频繁,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说丝绸之路是西域少数民族了解到外部世界的通道。(6分)
(4)汉唐时期中国的繁荣,以及西部的繁荣中,中外交往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中国文化世界,西部举足轻重,要认准西部开发必须开放的原则;中外交往的道路是靠自己铺垫的;文化交流是不应当有歧视和界限的;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特别是丝织品大量输往欧洲,沿途传播中国文化,但很少有西方文化被中国接纳这是不足取的,要坚持互相交流。(4分)(允许自由发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