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
2.屯田制:
【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曹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在许下屯田,后大范围推广。
【方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
【性质与作用】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来蜀、吴两国也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实行过不同规模的屯田。
3.均田制:
【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4.更名田:
【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
【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重点提示】
(1)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2)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中国古代赋税的主要内容
①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①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②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③租调制:西晋的占田法内容包括"户调制",规定每户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④租庸调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⑤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凋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的作用在于:一、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三、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⑦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鉴于赋役沉重,农民铤而走险的历史教训,改革赋役制度,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中的货币比重。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的一次重大改革,"役归于地""量地计丁",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⑧摊丁入亩:171 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人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①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②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③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④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三、我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
1、商朝: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的都城是繁荣的商业城市。
2、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市场上商品品种较多,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郢。
【特点】这一时期兴起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都城一般都是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
3、隋唐商业发展:
(1)关于"市":
①城市中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②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后者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③市里的买卖有时间的限定,"日中为市"。到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④在广大农村,包括偏远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2)关于"商人":经商不仅有汉人,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3)唐朝城市的兴旺:
①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重点长安城的介绍)。
②商业都市:扬州: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被誉为"天下之盛,扬为首",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成都:"扬一益二"。
【特点】(1)隋唐时期,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仍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移到江淮流域,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隋统一后,大力修通大运河,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联系问题。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较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当时瞩目的主要城市发展区,这与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开凿有密切的关系。(2)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都城建设,如唐代长安城,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秩序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
4、明清时期:
(1)商业的发展:商品种类: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达到两百余种。贸易城市: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2)商品经济发展方面: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3)影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特点】(1)明朝中后期的城市已不仅仅是封建统治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2)出现了有一定的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重点提示】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如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
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评价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①原因: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史统治都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②形成发展: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历史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③主要表现:A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B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C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D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限制,并课以重税。
④评价: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秦汉时期)B到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四、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
【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的东南地区。
【产生部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
【产生过程】①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创造了条件;②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了30多座较大的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关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④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力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工人。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2)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发展表现】①范围扩大;②部门增多;③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缓慢原因】①国内市场小:封建剥削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资本少: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③社会环境:封建国家设立众多的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重农抑商);④国外市场:实行闭关政策,下令禁止海外贸易;⑤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重点提示】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一定的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①自给自足的自然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②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要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③"重农抑商"传统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④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⑤手工作坊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⑥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⑦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对应演练】
1.在导致井田制瓦解原因的下列表述中,最确切的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争霸斗争的推动
2.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因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激化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3.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加强经济掠夺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王权的削弱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5.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最主要区别是
A.废除了人头税 B.以征收实物地租为主
C.征税标准不同 D.征税范围扩大
6.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①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③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④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⑤封建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7.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农田水利法
8.以下对于明朝改用银两收税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客观上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③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④导致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5世纪到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地租的主要形式是货币地租;1581年,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规定改用银两收税;上述现象说明当时西欧与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中国与西欧的联系加强 D.商品经济有了发展
10.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征收银两 B都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反对而停止
C不以人丁为征税的标准 D都加强对土地和财产数量的征税
11.明朝时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2.封建国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④国家财政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一条鞭法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
A按实物征税 B把实物折成银两征税
C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D按田亩的多少征税
14.一条鞭法的主要影响是
A解除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使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D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15.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几经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方式由交纳实行到交纳银两,这种变化反映了①封建赋税的加重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④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松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过浙江农村
17.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置产业,自当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的后果是
A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
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生产 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18.明朝的商业与战国时期相比,其进步表现在:①封建政府放弃了轻视商业的政策②商业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人们日常生活③盐铁贸易已经逐渐趋于衰落④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发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
A当时手工工场失去独立发展的条件
B帐房就是手工场主的财务管理机构
C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D帐房阻碍资本主义的产生
20.商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其共同点是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21.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在一些王朝的初期往往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其中唐朝初期采取的是
A减轻田租,十五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税
B实租庸调制,"庸"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将北方旱作物推广到江南地区
D奖励垦荒和实行"摊丁入亩"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A经济发展要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B经济发展要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C农业经济发展既要满足为类当前需要,又不危害子孙生存环境
D既要经济不断发展,又要文化不断发展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明大祖洪武实录》卷25
材料二据《天工开物》载,明朝中叶"(棉花)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纺织业中出现的"花楼机"能在绫绢上提织各种花纹;《元明事类钞》载:明中叶后"北土广树艺(种植农作物)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衽(衣襟,这里指衣料)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明朝中期)田人佃手,其狡黠者,逋(拖欠)负租税,莫可谁何!业经转手,佃乃虎踞,故有久佃成业之谣"。
--记载明朝中后期有关史实的资料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ong sun,早、晚饭,这里指生存)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ao,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四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鸡豚、肉食也而税;耕牛骡驴一畜产也而税;……搜括于十五郡之中,遍及于一百六十州县之内。"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及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不得摘录原句)。
(2)根据材料三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的关系及其实质。
(3)根据材料四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发展缓慢的主观原因。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4.清朝建立以前,我国的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转变:一是收税的标准由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于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于什么朝代?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25.中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和特点有何异同?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起来?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
1C 2D 3A 4 D 5C 6D 7A 8B 9D 10D
11A 12A 13D 14D 15D 16D 17C 18C 19C 20C 21B 22C
23.(1)明初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作物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商品经济活跃,南北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动摇。(2)"大户"与"小户"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其实质是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3)明政府对手工工场进行多方面的限制和盘剥,使机主丧失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严重影响了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4)国家政策始终是刺激或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4.明朝(或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影响:促进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25.异:产生的环境不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是在自治城市里产生的,且出现后迅速蔓延,发展为资本主义势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统治下的城市里产生的,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发展缓慢。同:都是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出现的;以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标志;产生的时间也大致在14~16世纪之间。
原因:(1)经济:明清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3)文化: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入侵脱离实际,培养不出务实的科技人才。(4)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国丧失了吸引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条件。(5)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社会思潮,缺乏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民主政治环境。
认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展反封建斗争、发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