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比较型题(均按当年高考题照排)
例1(1995-1,2,3) 请分别比较1~3小题中前后2个值的大小。用A.、B.、C.、D.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
1.N和Ne的原子半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2.F2和Br2的沸点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3.178O和188O的核外电子数相比。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错解】 ①A,②A,③A。
【评析】 审题时,要注意比较的是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明确要比较1~3小题中前后2个值的大小。然后再根据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卤素单质的沸点变化规律及同位素的概念,便可找到答案。
1.N和Ne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自Li到F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由大逐渐变小。而Ne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跟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相比显得特别大,这是由于测定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根据跟其他元素不同,由此可知N的原子半径小于Ne的原子半径。故选B.为答案。出现①误区,是由于误认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自Li到Ne逐渐减小,判定N比Ne的原子半径大,造成失误。
2.根据卤族元素单质沸点由F2→I2逐渐升高的规律,便可判定F2的沸点低于Br2。选B.为答案。出现②误区,是由于忽略了比较的是前者和后者的关系,答成了后者与前者的关系,导致失误。
3。选C.为答案。出现③误区,是由于误将质量数减去质子数当成了核外电子数(17-8>16-8),导致失误。
这三道小题是一种新题型,就是对两个数量的大小要求作出迅速的比较,称为“数量比较题”。要走出上述①、②、③误区,在学习时就要注意,无论在对理论概念的理解上,还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碰到两个数值要认真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 1.B,2.B,3.C。
例2(1996-3,4,5) 请分别比较3~5三个小题中前后两个数值的相对大小。选择A、B、C、D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
3.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4.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5.相同温度下的0.1mol/L和0.01mol/L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错解】 ①B,②A,③A。
【评析】 这三道小题是延用了1995年使用过的新题型——数量比较题。审题时,仍要注意比较3~5小题中前后两个值的大小,然后再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钢和铁的含碳量、电离度与浓度的关系,便可走出误区。
3.根据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可知M层(n=3)可容纳2×32=18个电子,L层(n=2)可容纳2×22=8个电子,故选A为答案。
4.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03%~2%,铁的含碳量一般在2%~4.3%,故选B为答案。
5.相同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度与浓度有关,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则电离度越小,故选B为答案。
出现①、②、③误区,都由于未看清题目要求,把前者和后者的关系,误答成后者和前者的关系,导致失误。
【正确答案】 3.A,4.B,5.B。
二、常见顺序型题(均按当年高考题照排)
例11998-11 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M ]>[OH-]>[A-]>[H ]
B.[M ]>[A-]>[H ]>[OH-]
C.[M ]>[A-]>[OH-]>[H ]
D.[M ] [H ]=[A-] [OH-]
【错解】 ①错选B,②漏选D。
【评析】 审题时,注意关键字词:“等体积”、“等浓度”、“MOH强碱”、“HA弱酸”。明确MOH与HA是完全中和了,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MA),A H2O==HA OH,混合液中[OH-]>[H ],[A-]>[OH-],据此排除A、B选项,确定C为答案之一。D应从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总物质的量与阴离子所带电荷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去分析,便可迅速确定D是本题的另一个答案。出现①误区是由于没有看清题目条件,误把“等浓度”想成了等pH,得出了HA弱酸有剩余的结论,根据[H ]>[OH-],误以为B是答案之一。出现②误区是因为忽略了离子电荷守恒的原则,造成漏选D选项。
【正确答案】 C,D。
例21997-14 0.1mol·L-1NaOH和0.1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
A.[Na ]>[Cl-]>[OH-]>[H ]
B.[Na ]=[Cl-]>[OH-]>[H ]
C.[Na ]=[Cl-]>[H ]>[OH-]
D.[Cl-]>[Na ]>[OH-]>[H ]
【错解】 C。
【评析】 根据0.1mol·L-1NaOH和0.1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知发生的反应如下:NaOH NH4Cl=NH3·H2O NaCl
溶液呈碱性,[OH-]>[H ],可排除C选项。根据NaCl完全电离成Na 和Cl-,可知溶液中[Na ]与[Cl-]相等,可排除A、D选项。
【正确答案】 B。
陷入误区“C”,主要是把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错了,误以为溶液呈酸性,导致失误。
此类顺序型题还可以举出一些,如:1996-25,1995-12,1994-11等。现附在后面,供同学们查缺补漏,走出误区,提高思维的严密性作参考。
(1)1996-25 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 ]>[H ]>[OH-]
B.[NH4 ]>[Cl-]>[H ]>[OH-]
C.[Cl-]=[NH4 ]>[H ]=[OH-]
D.[NH4 ]=[Cl-]>[H ]>[OH-]
答案[B]
(2)1995-12.100mL0.1mol/L醋酸与5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Na ]>[CH3COO-]>[OH-]>[H ]
B.[Na ]>[CH3COO-]>[H ]>[OH-]
C.[Na ]>[CH3COO-]>[H ]=[OH-]
D.[Na ]=[CH3COO-]>[OH-]>[H ]
答案[A]
(3)1994-11.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答案[A]
例3(1998-15) 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1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1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1HAc水溶液,⑤50mL0.20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错解】 C。
【评析】 审题时,首先要引起注意的是题干中粗体的字“离子、分子总数”。第二,注意“各瓶溶液”中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第三,注意到从①到⑤水溶液的体积依次增大10mL,水分子数起着决定性作用。注意了以上三点,就会敏锐地察觉⑤所含离子、分子总数,只有D选项将⑤排在最前面,迅速选取D为答案。
出现误选C为答案,是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H2SO4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H 和SO42-离子,其离子总数为20×10-3L×0.50mol·L-1×3,据此排除A、D选项,在B、C中选择答案。在比较“①”与“③”时,继续求算溶液中的离子总数,“①”中为10×10-3L×0.60mol·L-1×2,“③”中为30×10-3L×0.4mol·L-1×2,故“③”应排在“①”的前面。据此排除了B选项,确定C选项为答案,导致失误。通过分析,我们得到启示,审题时要清醒地看到题干中带加重号“·”的关键字,克服思维定势(这里指的是习惯于比较溶质的微粒数,而全然不顾溶剂的分子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敏锐地察觉“题示信号”(这里指的是选项中把“⑤”排在最前面的,只有 D.选项),简化推算过程,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