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 2007年至今,改名高校的队伍仍在不断壮大。
据《2007年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高校设置和更名统计》、《2008年新设置高校及同层次更名的高校名单》,2007年至今,全国共约有12家本科院校更名,9起院校合并,40所专科、高职升为本科,10所中专升为专科。
走老路的更名
在改名的本科院校中,有些算得上是老牌劲旅了。像华东政法学院,在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政法学院由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等合并组建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首批高等政法院校之一。
网络盛传的大学更名大全中,对这一举动颇感遗憾,它的改名,标志着中国最后一所政法学院从此消失。至此,北京、西南、中南、西北、华东,这5所1949年后创立的政法学院全部晋升大学之列。它们曾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律系并称中国法学的“五院四系”,很长时间内代表中国法学教育较高水平。如今“五院四系”已成云烟。
学院升格为大学,这段时间内,大多数更名的本科院校走的都是这条老路。比如海南最早成立的公办大学海南师范学院于2007年3月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宁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2008年5月10日挂上了北方民族大学的牌子。
又如天津商学院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更名为新疆财经大学、浙江杭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等等。
以退为进的更名
200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改成了“北京”、“大学”降格成了“学院”,看上去挺委屈。其实,这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改名案例。
据报道,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过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协和医学院虽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但其英文校名依旧是“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这彰显出协和校方对传统的尊重、对信念的坚守,同时也证明今天的更名顺理成章。
而另一类院校的改名,则被网友指责是别有用心的。
安徽教育学院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把安徽变成了合肥,显然不合高校改名求大求全的大路子。有的网友猜测,该校不会满足于作师范学院的,这只是改名的起点,今后的第二步,可能就是想办法摘掉师范的大帽子。
大步走的更名
另有一些院校的更名,胆量之大注定是要被口水淹死的。
例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变身河北金融学院。
在大学改名大全中,该校被嘲笑的理由是:保定不是省会竟然用起了“河北”,附带着“专科”变成了“学院”,好事怎么都被它占尽了?不要激动,保定曾经一度是河北的省会呢!
例2: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这一改名被指责为,从小县级市发展起来的省属大学抛弃了老一辈莱农人踏实勤奋的传统,浮躁起来。
据青农大校方的介绍显示,其前身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创建于1951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农科特色鲜明,农、工、理、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在这段时间的高校更名热潮中,专科院校表现得最为活跃。例如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河南工程学院等,看名字就能量出步子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