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我们在考前最后90天要根据2008《考试大纲》和《试题调研》第6辑解读考纲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点”,也留心“冷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甚至“冰点”(如文学常识的识记),决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现在各地试卷题量和文字书写量都有减少趋势,因而个别考点在高考(Q吧)试卷中轮空,比如2007年全国卷两套卷中对语基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标点题,卷Ⅰ有字形题,天字音题;卷Ⅱ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所以上一年来,考的考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2008年仍然不出题。又如2005年江西卷的第一大题出了6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字音、字形、近义词比较、成语使用、标点符号和语病识别等考点,2006年压缩了题量,没有出成语题,但2007年高考江西卷又考了成语。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点”,比如说全国卷在2005年之前没有单独考察“语段压缩和扩展语句”,在2006年、2007年全国两套试卷中语文综合表达题的板块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卷土重来,成为“热点”考题,不管是概括二胡的特点还是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扩展成三句话,都是对这个考点的检查。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要兼顾“热点”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要注意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用中学教材里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注音和解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写作素材与范例等。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2、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最后备考阶段,应突出阅读鉴赏和作文训练。这两大方面占分多,一招不慎将满盘皆输。
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先要准确理解有关鉴赏术语的含义,然后阅读一些鉴赏文章,再尝试答题,总结答题思路,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方向性的错误,保证得分率。
作文方面,要全面训练各种常见文体,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构思新颖、材料新鲜、用语贴切、有表现力、见解独特的好文章。同学们作文,现存在一种较普遍的不良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而忽略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对此,我们要在立意上下功夫,做到“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的立意角度。
立意不仅要符合题意,还要健康,深刻,要在文中自然、真切地表现爱国心、父母恩、师生情、同学谊、奋斗志、英雄气,弘扬真、善、美,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3、研究题型,把握信息。
《考纲》附录的一些高考例题年年会有些变化,我们就要分析这些例题以及它们变化的情况,掌握高考动向,了解常见题型,从而总结答题技巧,提高得分效率。就2008年的《考纲》来看,比如古诗鉴赏选择了两首诗,一首是2006年的《南柯子》,一首是《雨后池上》。为什么不选别的诗呢?恐怕这两首诗里面代表了两个问题,比如王炎的《南柯子》强调总体阅读,下阕农民的希望是五谷丰登,作者怎么看农民,人间辛苦是“三农”,也就是作者对农民持怜悯的态度。所以对一个点的理解离不开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考试大纲》上把这个题目作为例题是有它的想法的。《雨后池上》这里面的句子哪些是写动景的,哪些是写静景的,这里面也牵涉到了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这两个题反映出来的整体阅读精神,2007年全国卷Ⅰ的古诗鉴赏题就体现了这种命题思想。因此,我们同学结合大纲很好地去领会。认真分析这些从这么多年高考命题中筛选出来的有代表的题目,把它们用好。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两纲”,因此,考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研究最新出版的教学大纲和今年的《考纲》以及《试题调研》第6辑解读考纲,以明确复习和训练的具体内容与范围,避免走弯路、费时间。同时还必须研究近三年高考题,找准高考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规范答题,提高技能。
最后阶段还应加强答题规范性、技能性训练。高考阅卷时,我们发现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题中,有的考生因超过字数而扣分,有的因遗漏要点而丢分,有的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的因字数不足而失分,等等。究其原因,都是答题欠规范,缺乏必要的技能所致。很多考生把时间花在难题上,反而丢了容易题的分数,得不偿失,这也是答题不懂技巧的表现。
一般说来,拿到试卷要先总体浏览,大致了解其难易程度,然后从易到难逐步解答。文字简答题可在草稿上写一下,再修改誊抄,从而避免出现错字与病句,并做“准确”“全面”“简明”。“准确”是指紧扣题干要求做答,不旁逸斜出,不游离中心;“全面”是指概括到位,不遗漏内容要点;“简明”是指措辞精练,不啰嗦重复。此外,有的题目答案表述还要注意连贯和得体,以及文采。开放性的题目,则要尽量做到有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色彩,切忌人云亦云。
2008年《考试大纲•语文》,跟2007年比,没有什么变化,但并不等于命题的考点不变。从发展来看,为将来新课程高考的省份的增多,命题向新课程高考过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这过渡时期,高考命题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稳中求变,变中创新。但不管怎样变,只要我们逐点训练,有效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在2008年高考中夺取语文科的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