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欲治高考集体疯狂须尽快考教分离

浏览 10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江苏省内某校的一份校报,这份校报的大半内容,是介绍该校召开高考(Q吧)誓师大会“盛况”的。读着该校校长等人在大会上的发言,尤其是读到那位发言的老师在结束讲话时发出的号召——“同学们,让我们振臂高呼:金榜题名,舍我其谁!”除了“疯狂”二字我实在想不出别的。高考走到这一步还不如科举:科举是个人发疯,高考则是集体发疯。

在这所学校,教育分明就是胜王败寇的战争,“高考冲刺”,就是“决战决胜的战役”(校长语);老师不再只是老师,“更是和你们(学生)在同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教师语);家长当然就是等待解救的民众(同时也是支前的群众),自然要“感谢你们(老师)用心血与汗水打造出今天这样一支锐不可当、无敌天下的王者之师”(家长语)。


是“王者之师”,还是“亡命”之师,我们暂且不论,先来看看这所县中是如何“打造”学生的。在“誓师大会”上,该校一位领导(应该是负责高三的)发言的第一句便是:“从2007年7月31日那个温热的傍晚开始,我们×中学的X生一起跨进了高三的征程!”2007年江苏省高中给放暑假的时间是7月13日,也就是说,该校08届高三学生在2007年暑假只休息了17天(如此地违法违规,怎么就没人管?)。在这位校领导看来,“真正的高三”,“是如入定的老和尚拒绝一切诱惑!”,“是偌大的天地间只看见自己的一张课桌”——真是无欲无念无牵挂,只顾眼前“圣贤书”啊!


记起自己在1981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前,母校也是开过一个跟有关高考的会的,叫什么会想不起来了,但肯定不是“高考誓师大会”。会上有两位校友发了言,叫吴彦的校友是上一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当年中科大在中学生中的号召力丝毫也不亚于北大、清华)的,叫陆海鸿的校友则是在科学种田方面有所成就的农民。两校友当年具体讲了些什么已经记不得了,但当时会场里张贴的两条宣传标语却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一条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另一条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其实,笔者这一代的高考考生对这两条标语的印象都应该是深刻的,因为当年全社会都是这样宣传高考的。虽说近30年前的高考竞争远比现在激烈,但人们对待高考却远比现在理性。


要给高考降温,让人们回归理性,的办法就是改革高考体制。首要的一点便是实行“考”、“教”分离,具体地讲就是中学只负责把学生培养合格的中学生,至于高考则完全是政府和大学的事,中学只要向大学提供必要的学生资料或证明材料就行了。其实,实行高考社会化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大学升学竞争同样激烈,但由于人家实行的是“考”、“教”分离,所以这些国家的中学就能从升学竞争中“全身”而退,学校上下既没发疯也不发狂,而是从容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回过头来再看看国内,我们的中学早已被高考拖累得死去活来,学校在组织教学外,还要负责学生的高考报名、体检、送考、填报志愿、统计(及被统计)学生的考分与学校的升学率等“额外”的事务——学生个体参与升学竞争与学校整体投入升学竞争被死死捆绑在了一起,而教育方针、法规,以及中学教育的根本职能早已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一些地方便有了考前杀气腾腾的高考誓师大会,以及考后更加杀气腾腾的、秋后算账式的高考总结大会。


本文写好后,我请一位同事帮我看看,提提意见。他看后对我说:“你真是少见多怪,现在许多初中学校都要开这样的中考誓师大会,何况是高考?”


教育疯狂至此,我实在无话可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