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辣评:由高考“试水”作文反思语文教学

浏览 6

每年高考(Q吧)作文考题公开后,不少媒体都喜欢找一些人“下水”,让他们来做一篇高考作文,并请专家予以点评。印象中不少作家常常是“试水”的主角,独特的职业使得他们的作文常常有出人意料之处,不论是文章的观点还是词藻,也不论是写作的技巧还是境界,精彩迭出,成为媒体吸引读者的卖点。

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好奇心》,《扬子晚报》别出心裁地约请了5名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请他们“试水”写高考作文,并邀请专家为他们的作文打分并加以评析。让人意外的是,小学生的分数竟然是的!(《扬子晚报》6月8日)


小学生的分数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Q吧) 的分数,这看似离奇,但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对我们的学校语文教学有所了解的话,对这样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意外。
当然,这只不过是媒体的一次策划,约请的对象也不一定具有典型性,他们的成绩无法完全代表他们所在的学历层次的整体水平,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就此说如今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要高于大学。更何况,文无定法,评价标准也不尽一致,媒体的做法游戏的成分居多,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但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无法阻止我们对如今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反思。应试教育,是我们对当今学校教育的整体概括,也就是说,如今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中考、高考来运转的,是围绕着如何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来操作的。按理说,这也不错,水平与成绩本来就是一致的。但过分追求得分,必然会使教学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而这种模式虽然比较稳妥,却极易抑杀了学生的个性。如果论技巧,大学生学到的肯定要多于小学生,而无论是阅读的范围和数量,小学生也是无法同大学生相比的,思维水平也不在一个层次。


但小学生同大学生相比,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技巧,也并不在于词汇等基础,而是在于他们具有最本能的直观,他们受到的束缚最小。同样的作文,小学生写的是对电脑的认识,把心理变化过程写得跌宕多姿,情趣盎然。而在大学生的手下,先写了好奇心的定义,写自己的认识,写好奇心的重要,典型的一篇论文的架构,结果重点不突出,观点不鲜明,只能得个不及格。


从学历与成绩成反比的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的语文教学已经沦为一种应试的工具,而不是在学习母语,掌握一种学习的工具。所以当我们在感叹如今的大学生连一封书信也写不好时,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