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9日报道:刚刚结束高考(Q吧)的上海考生们得到了一大“利好消息”——高考成绩及录取等查询声讯费全免。今年起,声讯电话查询高考成绩和录取信息、征求志愿填报等,考生不再支付信息服务费。为此,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投入40万元为考生的声讯费“埋单”。
学生走出高考考场,心情想必轻松许多,而得知查分免费,恐怕孩子和家长们都会为此而倍感兴奋。
高考声讯电话有偿查分方式已经流行多年,尽管备受各界抨击,但每年依旧有不少人无奈选择此等方式,有关方面也因此赚得盆满膊盈。但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高考分数“联姻”。等待最终结果的考生无不是如坐针毡,倘若能早点知道分数,自然是不惜血本,再贵的电话也要打。 而你心急如焚、电话里却不着急,先给你问个好,再让你听段音乐,接着说一大段提示,正如有年春晚相声节目《咨询热线》中,演员所表演的那样“英语(Q吧)服务请按1,德语请按2,印第安语请按3,土著语请按4,鸟语请按5……汉语服务请按8。”你是心急火燎,热线却是磨磨蹭蹭。等真正查到使用信息,电话费花去不少,少则十几元,多则数十元。要是亲戚朋友出于关心,都在查,更是不小的数字。
从表面上看,花钱买到分数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考生及时知晓了分数,有关方面赚了钱。可细细想来确实极不公平,考生交纳了考务费用,就理应享受有关服务,快捷地得到准确信息,怎么还要另外去花钱?当然,考生也可以不打电话,通过替他方式查询,但要么不方便,要么慢吞吞,对高考这样的大事来说,谁愿意耽搁?
对此有关方面一直解释说是为了方便考生,可要方便就一定得挨宰么?其实,有关方面不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提供免费查询方式,而是舍不得这块“肥肉”,“逼”得考生只得出钱来买,考生也就只有当冤大头了。有人专门算过账,每年高考考生因此支出的费用是笔天文数字。这对考生尤其是贫困考生来说真是冤枉至极。
现在上海考生得到喜讯,查分不用再花钱了,真是大快人心!而对于有关方面来说,或许在经济上有所损失,但却赢得了民心,能大大提高自身在公众心目的形象和公信,因此也是务实之举。
但在为上海考生高兴之余,未免也有更多的希望。其一其他地区能否借鉴这样的做法,让高价查分早日成“历史名词”,并不再死灰复燃。二是免费后服务不能滞后,新的查分方式也应便捷准确;三是历年来有关方面从查分上获得的巨额收入用于何处应向社会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