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消除知识盲区 提高应试能力

浏览 12

数学消除知识盲区 提高应试能力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主讲人:柯志清 华师一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高考命题有哪些特点

  高考命题的四个原则: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加强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单纯追求覆盖面。

  回顾一下我省4年的高考试题,有几大特点:平均难度比较大,但没有特别难的试题;概率统计,以冷出新,注重应用;传统部分有模式化的趋向;不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文字平实。

  近年来,由于高考试卷具有“读图时代”的特点,结构呈现多样化,尤其是伴随“简易逻辑”的出台,试卷出现了“非”、“或”、“且”结构的试题。另外,设问方式的多样化,除开放探索型试题外,还出现了类比推广型试题,这种趋势的特点是,不仅考查结论,还要考查过程。

  三招助考生形成“知识网络”

  高考,考生须在有间内,通过有限的试题考查,必然要“提纲挈领”地抓住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因此,考生须在整合知识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一、按主题的整合,比如图象变换,涉及初中二次函数中的平移,高中函数奇偶性、反函数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三角中的伸缩变换,向量中的图形平移。这就要把它们整合起来,研究其通性,并拓展到各类函数与图象、方程与曲线中去;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联通”。比如函数的最值的解决,涉及代数、平面三角与几何,导数的有关知识,产生最值的背景又可能与代数、三角、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解析几何相联系,因此在复习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归纳总结;

  三、各知识板块之间的交汇与融合。比如函数、数列、不等式,它们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三块,复习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学,而不是分成几块。研究函数时以不等式为工具,讨论不等式时运用函数的性质,数列可以从离散的角度刻画函数,也可以视为特殊的函数,从而使三者构成自然联系。

  复习备考建议

  1.时时温故——以课本和笔记为蓝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复习。多年来高考质量分析表明,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废所致。复习目的就是克服遗忘。

  2.力求知新——以课堂为复习“主阵地”,高效上课,力求知新。高三课堂内容多,讲课速度快,一时难以消化和理解的,下课后要及时回味,对解题思路、数学思想、解题规律要认真加以总结,写一点听后感,几句话就可以,课上没解决的问题下课后要马上解决。

  3.消除盲区——利用试卷,以“错”纠错,查漏补缺,注重反思,及时归纳。考生要养成定时整理试卷的习惯。看看哪一类题做得好。哪一类试题作得差,做得差要分析原因,加以改正。做得好要总结经验。

  在整理中,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对同一类型的试题要及时归纳,总结出共性,达到“多题一法”。另外,做一道题要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这是“一题多法”,达到丰富解题经验的效果。

  4.学会应试——以考学考,提高应试能力。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