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练审题
不要以为话题作文这种命题方式已经限度地取消了枷锁和陷阱,一目了然了。就拿今年的考题来说,绝没那么简单。有些考生粗看一眼就把它当成了一般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难免要跑题。"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关系",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尤其是对于哲学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研究其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通畅,把握就越大。吃透话题的实质,弄清它究竟向我们要什么。
2、牢记标准
什么是好文章?国家颁布的《考试说明》那就是标准。尽管它年年有些变化调整,但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四项要求大体上是基本稳定的。把这条浓缩成八个字:"深刻,丰富,文采,创新",不难记吧?心里牢记这四杆尺子,就有了作文的高标准。
3、加强理性思考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观点深刻一些,视野宽阔一些,见解新颖一些,富有启发作用?
(1)运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结果看到原因。的思想武器是哲学,哲学是聪明学、明白学,不可不用。为什么说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为什么说评价玫瑰的好坏根据在花而不在刺?花是主流,刺是支流。为什么说不能让感情的亲疏远近影响认知的正误深浅?情与理,是与非,真理与谬误,感性与理性,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运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宽思路,从时间到空间,从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会,看看自己,还愁找不到的立意角度吗?今年的高考作文,有人写韩信误信萧何,有人写诸葛亮误用马谡,而邹忌讽齐王更是现成的例子。结合现实,有人写声乐大赛评委的挟私错判,有人写教师手记的网里人生,有人写"莫让浮云遮望眼",有人写"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甚至从服装模特吕燕在法国获奖谈起,写了《民族情感与世界》,指出"中国悠悠历史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感情,但世界的发展,更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勇敢地拥抱世界大家园!"视野宽阔,纵论天下,岂不也是亮点?
(3)观点有没有启发性,这是文章拉开档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一览无余,索然无味,那就是白开水,就是"陈言"。有了启发作用,才谈得上有意蕴,有意境,有内涵。
要想写出有启发性的观点,有一个重要技巧是常常要用上的,那就是类比推理。当然这也是由此及彼的办法。运用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抓准两件事物的相似点,否则反而节外生枝了。
4、加强材料储备
有些文章,既没跑题,观点也对,为什么就是上不了档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单薄,没有分量。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 例子 结论,缺分析少论证,同样干巴巴;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拉倒。这种文章别看800字,一攥没什么了,都是水。
材料没有密度,也就难有力度。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语言就非得简洁精炼不可,味道自然就浓了,让人感觉处处都是提过纯的,这就是亮点!
材料从哪儿来?当然靠积累。现在需要的是两项工作:一是在这半年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多年的"库存"分门别类清理筛选一下,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个提纲,既可备忘---坐在考场上想得起来用得上,又不费时间。
从哪些方面选材备料呢?主要是四个方面:
(1)自己的生活。高中三年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初中和小学的材料如有特色,是精品,也可以用,但一定要防止材料低幼化。生活材料一要真实(切勿瞎编);二要有内涵,有特点,有味道,有新意,确保不会与别人雷同、撞车;三要自己对这个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较深刻。
(2)学识与见识。各学科知识中均有大量写作素材,就怕你不会发现。首当其冲是哲学,此外,历史、地理乃至数理化、音乐美术体育,哪门没有大量既生动又具体的写作材料!跨学科知识写入作文已屡见不鲜,电脑网络更大量入文。从科学、文学、哲学、美学四个方面多备点料吧,不求多,但求精。这比把精力花在背《作文选》上强得多,那是人家的,用了还落个"窃"。
倘若,再选备些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名人轶事,材料能不丰富?知识加见识,就是亮点!
(3)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视点高,眼界宽,材料新,意义又重大,这就是有价值的素材。一要保证真实,道听途说不行;二要把握好选用的尺寸。信息材料的引用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名、数据,使之更有说服力。
(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从现在起,作为总复习中的调剂和休息,每周选背三则,半年就是70余则,高考作文时从中选用两则,有何难哉?
有人问:写议论文,是否举的事例多就叫材料丰富?不是。如果论证过程是层层推进,步步加深,每层都有事例做论据,不嫌多,因为每个事例各司一职。如果为了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却举了一大堆同类的例子,大同小异,作用雷同,这不但不叫丰富,反而让人觉得重复,罗列,堆砌,既单薄又肤浅,甚至给人以凑数的感觉,不如只留两个精品为好。
5、练语言,练技巧,出文采,上水平
有人认为自己语言平淡,没天才。这是迷信。其实每个人平时无拘无束地同父母亲友同学聊天的时候,语言都比作文生动。面对试卷就更放不开了,越拘谨越没文采。
文采也不是花里胡哨,不是胡聊乱侃。文采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真诚、自然、优美、机智和幽默。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而已。在你记叙、抒情、议论的时候,你的学识、见识、个性、修养、趣味、神韵也同时往外流,这就是言为心声,这就是文采。这种非常自然的语言不仅有了情感,有了意蕴,有了灵性,而且有了品位,有了亮点。"学生腔"是憋出来的,"白开水是凑出来的,闪着文采亮点的语言才是流出来的,它不需要勉强和做作。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语言美一些。严复说的(准确、通顺、文采)就是美;庄子则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为之争美。可见,美并不玄乎,人人都能做到。
6、力求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绝不是为新而新,更不要单纯为标新立异追求时尚而走向谬误和极端。创新,是要我们反映时代精神和崭新风貌,视角独特,思维灵活多向,从立意选材到构思设计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弃我取,人趋我避。
总之,没有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很难突破思维定势和新老八股,那就难以写出个性,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