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探索成熟的思考——高考话题作文评析

浏览 8

高考话题作文回顾全国卷高考作文的话题形式从1999年问世以来,已经使用五年了。探索五年话题作文的轨迹,可以看出它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几个阶段。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突出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考生可以大胆想象,内容上不拘一格,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任其自由翱翔;写法上百花齐放,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描写,也可以写虚幻,可以写联想,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但是,由于范围太宽泛,几乎没有限制,考生天马行空,自由驰骋,胡思乱想与奇思妙想,没有明显的界限。

  2000年的话题作文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涉及的范围可以是任何领域,无所不包,生活、思想、观念一些大的话题可以写;争辩、求异、独见,一些学习中的事情也可以写。从文体看,2000年第一次取消了“除诗歌外不限”的说法。总的感觉是:开放有余,限制不足。

  2001年的话题作文是“诚信”。与2000年的话题作文相比,2001年明确要求“立意自定”,这就给了考生更大的发挥“思想”的空间,但立意必须积极向上,决不可以任意立意。另外,“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此点是在2000年基础上加的限制。这一要求既在写法上放手,又划定了内容的范围。2001年话题作文的特点是:既有开放,又有限制。

  2002年的话题作文是“心灵的选择”,话题画出了作文内容的范围,外圈是“选择”,内圈是“心灵”。考生的作文仅仅进入话题范围的外圈是不够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属于“心灵”方面。作文必须写出心灵方面的选择,才算进入了话题范围的“内圈”,才算完全符合题意。2002年话题作文的限制比往年多了一些,但是文体仍然不限制,是自选的。

  2003年的话题作文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有一定陌生度,取材范围也有所限制。与过去几年的话题形式比较,2003年的话题作文在语言形式上既不同于1999年的一个假设(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也不同于2000年的一个判断(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既不同于2001年的一个概念(诚信),也不同于2002年的一个偏正短语(心灵的选择)。它是一个并列短语,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由于材料蕴含哲理,注重考查认知方法,立意上又多了一些限制,客观上落笔成文的难度增加了。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中作文话题的语言形式与2003年的基本相同(都是并列短语),但今年四套全国卷的四个作文话题内在关系的体现比“感情与认知”的内在关系的表达要明朗得多。所以话题中包含的哲理性认知难度要低于去年的话题,这也正是再次利用寓言、故事提炼话题时汲取以往经验的结果。这样引至审题,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面对话题迅速展开联想,进入实质性的写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审题失误,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的匠心独运。

  严格地说,近两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不像一个作文题,只是一个话题的范围,考生不能直接把这个话题当作题目搬上去,也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套上去,考查的是考生临场发挥的真本领。考生没有比较丰厚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是难以写出精彩文章的。笔者认为,这正是今年话题作文的成功之处。成功体现在三个方面:

  开放与限制的契合

  高考作文具有选拔性,它必须设定某些限制,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以保证选拔的客观、公正。同样出于选拔性,它也必须坚持某种程度上的开放,使考生才华尽显,个性张扬。

  何处限定?哪里开放?怎样才能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是高考命题专家煞费苦心的事。高考作文应该展现的是考生在某种限制下尽情飞扬的思维、情感、才华与个性。为保证大考的公平、公正,减少乃至杜绝宿构、套写、抄袭,除加强思想教育、评分控制之外(这些都是有限的),命题本身开放与限制的契合就是的保证。从这个角度上看,近两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是一种成功的探索。

  话题式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式作文也给材料,但材料只提供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作用是引发、开启考生的想象和思考,考生行文中对这个话题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但是,话题式作文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指示了方向;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突出的一个就是抄袭和套写。前几年的话题作文,或话题过于宽泛,或要求过于宽松,大多限制较少,造成了胡编乱造、矫情造作之风愈演愈烈,语文教学圈内圈外早已非议众多。

  如何对付宿构、套写和抄袭之作?如何区分优秀考生与一般考生?笔者认为,一面是必须坚持开放、鼓励创新不动摇,一面是必须拉开得分差距、增强试题的区分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3年高考,“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性的话题出现了。经过去年的投石问路,今年全国卷的四个作文题均以关系型出现,这既是一种延续,也是对关系型话题作文更深入的探索。近两年关系型的话题作文题变得有点陌生和复杂,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力度加大了,增加了选材的限制性,依赖宿构套作的可能性小了,有效地防止了押题、猜题、仿作、宿构、套写甚至抄袭等不正之风的蔓延,更好地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作文命题的变化反映了命题人审慎、严肃的求实态度。

  材料蕴含哲理,行文注重思辩

  发散思维与求同思维是一对矛盾。前几年,高考作文十分强调道德说教、时代特点、社会热点。而近两年全国高考作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材料蕴含哲理,行文注重思辩,话题既富有哲理性,又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考生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感情”与“理智”的辩证关系。“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强调的是情感要服从理性,情感要受理性的指导。但是,在认知、判断事物过程中,情感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感情是认知事物必要的却又不绝对的条件,“感情”与“理智”缺一不可。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不完全矛盾的,立论时不能片面、绝对,要辩证思考和说理。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可以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在自己思想成熟的情况下应该相信自己,而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话题对启发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思考及个性化表达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不仅话题本身体现了较强的思辩性,而且所给的四句名人名言、谚语也具有鲜明的哲理内涵,如:“走路与问路”、“相信与怀疑”均体现了这一点。

  “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话题的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遭受挫折”是前提,“放大痛苦”是重点;“遭遇挫折”是经历,“放大痛苦”是态度,二者构成某种关系,考生必须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话题的引导文字里“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由此可见:前者是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后者是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考生只要关注到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以及话题引导的倾向,就能选好话题立意的角度。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感情体验”与“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一个积极的、乐观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快乐幸福”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一种感受,它和人的思维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思维方式决定着幸福观”。因此,我们要多往好处想,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从另一个角度看,“幸福”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主要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条件的改善或事业的成功,并且不断地追求和提高,即“幸福决定着思维方式”。要从自立自强发展中获取幸福感,而不能像阿Q那样一味自我麻醉。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体现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从材料的提示、思维的方法以及哲学家的分析上看,应强调“看到别人”。但是,“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例如可以说“既看到自己也不忽视别人”;也可以说“看到自己的智者绝不会看不到别人”;还可以说“能看到别人的人才能真正看到自己”。若能把握好上述关系,准确理解话题,选准立意,文章就能写得深刻。应该说这一话题为考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选拔的意味比较浓。

  今年全国高考的四道作文命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提高自己的理论与认识水平上下功夫,导向是正确的。它发扬了我国作文命题以哲理入题的传统,意味着辩证思维作文的回归。

  远的不说,就说前些年的高考作文:1983年漫画“挖井”,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体现了“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也包含“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987年“游泳训练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990年“玫瑰园的花与刺”,体现了“片面与全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所不同的是话题作文中的材料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写文章,限制很多;话题作文是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起着引子或例子的作用,材料引出话题,也作为一个例子帮助考生理解话题,限制少,自主多,更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个性和特色。总之,无论是材料作文的哲理命题,还是话题作文的哲理命题,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哲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辩能力,引导学生把事物放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去思考,用辩证的、长远的、人文的目光去审视社会、审视人生,用个性的思考、独到的慧眼去感悟世界。

  认识与表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具备正确认识和准确表达客观事物的能力,而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于文章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叶圣陶先生说:“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没有质料如何写?质料有了,还要求其好,不好的质料当然写不好文章。”叶老先生的这段话,对于我们研究作文训练的合理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近两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正好体现了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平时注重积累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为考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三自”原则解放了考生的大脑。他们可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丰富联想,拓展延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他们或客观记叙,或虚拟编述,或分类说明,或立论求证,或类比推理,或抒发感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相对限制的范围内,在相对集中的主题下,尽情发挥特长,大胆张扬个性,充分展示才情。这实际上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都落到了实处。在写作中,学生往往由于深刻的认识而为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往往由于要运用语言来表达认识所得而促使认识更加深化。写作的过程成为认识与表达有机结合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逐步走向成熟,它对高中作文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值得中学语文教师细细品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