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著文章时代特色总主打

浏览 9

70年代恢复高考后的三年间 作文题政治色彩浓厚 80年代提倡求实作风———

  每年的高考,作文是一个亮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人可能已经记不清当年那些让自己绞尽脑汁的考试题目,但却能脱口而出当年的高考作文题。

  年年高考,满分作文或被追捧,或遭到质疑。但在短暂的应试时间内,确实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精彩篇目“出炉”,难怪商家会拿出版高考满分作文集赚钱。

  高考作文题目像一根串起记忆的绳子一样,帮我们回顾了过去30年的历史。每一年的命题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征,每一代年轻人也在通过这些命题书写出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思考……

  70年代(1977-1979)

  恢复高考

  作文题政治色彩浓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新闻恢复高考,消息振奋人心。

  一位1978年的考生回忆,当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的题目政治色彩很浓厚,当时国家正全力以赴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上也流行“争时间,抢速度”的口号。

  这个题目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是很容易理解的,“*”夺走太多宝贵时间,因此要争分夺秒抢回来。

  1977年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年全国还不是统一命题,而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当年北京语文考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上海的作文题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而陕西、山东和宁夏的命题是《难忘的一天》。

  1978年

  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1978年的高考作文要求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作文要求突出原文中心,准确反映原文要点。

  1979年

  改写“陈伊玲的故事”

  1979年作文要求细读《第二次考试》,把它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要求写一篇以陈伊玲为中心的记叙文,不能另外编造情节,也不能写成《第二次考试》的缩写,否则扣分。

  写成诗歌、读后感之类的,均不给分。

  80年代(1980-1989)

  求实作风

  社会责任感要求高

  回顾1980年到1989年的作文题目可以发现,命题的方向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对考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提高。如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年给《光明日报》写封反映环境污染的信以及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命题都从不同角度引导考生思索个人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和1983年的读漫画《挖井》,则提倡了一种实事求是的作风。

  一位1983年的考生回忆,当年自己在作文中引用了居里夫人发现铀和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取得了很高的分数,在当时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相信坚韧与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