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次的高考、中考过后,落榜成为不少莘莘学子心中永远的痛,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影响身心健康,每年6、7月各个医院都会接诊许多因考试落榜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概括起来,落榜考生往往会产生以下三种心理:
一.懊恼感。这种心理往往是那些平时成绩不错,认为金榜题名是意料中的事,并且自信心强的考生,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榜上无名或未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一贯成绩平平的同学却意外地考取了,心理便懊恨自己太过于自信而疏忽大意,感到前途黯淡无光,失落与困惑的心理与日俱增,常常闷闷不乐,哀声叹气。
二、自卑感。有不少考生,特别是城镇市区的考生,他们把竞争的胜败看得很重,榜上无名的残酷现实使其成为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自尊心受损,不思进取的情绪渐渐滋生,自信心渐失,困惑焦虑不堪。
三、负疚感。产生这种心理的大多数是农村落榜生,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更甚,想起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节衣缩食来苦心供自己上学,就是指望自己能“金榜题名”,跃出“农门”,然而到头来却辜负了他们的殷切期望,因而感到内心有愧。
消除落榜者的这些心理困境,除了社会和家长、老师的热情关怀外,更重要的是落榜生自己要学会心理调适,不再为落榜的阴影所笼罩。
一、自我安慰。落榜已成现实,不必为一时的挫折、失误而自贵沮丧,沉湎于幻想和懊悔之中,其实,考上理想的学校并非是学生成才的出路,国内有关人士对近年来有较大贡献的400多名科技人员调查发现:未上过大学、靠自学成才者占60%。因此,只要自己竭力奋斗过、争取过,即使落榜,也不于自责,努力自学,那同样是一段充实而绚丽的人生。
二、调适心情。适当渲泄落榜以来的低落情绪,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困惑的心情,减轻精神压力的作用。可与长者或知己倾吐心中的不快,把积压在心中的话说出来,或痛哭一场;还可从事自己所喜好的书法、音乐、写作、集邮、舞蹈、体育等活动,使情绪得以调适;也可去外地旅游或走亲串友,使坏心情在环境的变换中得以好转。
另外,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或不知道自己如何调整心情,可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的心理卫生门诊咨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