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人生第一次重大规划

浏览 2

高考结束后,摆在大多数考生面前的,将是对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重大规划。漫画/巴巴熊

  高考结束后,摆在大多数考生面前的,将是对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重大规划,留学、进入国内大学以及将来的职业方向,对刚刚走出考场的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新鲜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这份特刊中,我们将从留学规划、校园规划和职业规划三个大的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和分析该做哪些、该怎样做,以期对考生高考后的生活有一些指导和借鉴。

  校园规划

  在不断尝试中寻找定位

  大学时光应该如何度过?

  首先,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强项。大学是很好的了解自己的阶段,在不断尝试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在学习和反思中修正自己的目标,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其次,大学是开拓眼界的过程。学生不应继续死读书,而要多接触各方面的事物,有些当时你认为不重要的尝试或接触,可能之后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不妨什么都尝试一下,获得多方面的经历。

  第三,不应放弃学习。

  有的同学毕业时会发现除了社会活动什么专业的内容都没学到,而大学是学生走向成人时最重要的学习阶段,能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因此仍然要多读书,你会发现有些书对塑造你的人格、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大学储备

  人格、技能、关系和知识

  生存技能和软技能

  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技能,甚至驾照、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

  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

  一定要有基本的分辨是非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可以来自于书本,也可以来自于在社团、企业甚至农村、做志愿者等的经历。

  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课堂上、社团中、实习时所交的朋友,可能都会成为你重要的人脉资源。

  一生的知识储备

  不妨每个领域的书都看上几本,打下无数条通路,也许你将来会走向某一条道路,至少不会陌生。

  (周雷,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培训部主任)

  职业规划

  从一进校就开始

  刚从中学毕业的学生一般不会对未来的职业有太多想法,但早开化、早启蒙,会让他们比同龄人更有优势。

  进大学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你的时间如何度过?是尽情地吃喝玩乐,还是做一些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那些毕业后想找份好工作的学生来说,一切并非从大四投递简历才开始,而是从一进校,你就得清楚地意识到如何才能不虚度4年大学时光。

  你可以多参与社团,体会团队协作精神,从头至尾操作一个完整的项目,与更多专业领域的人成为朋友。

  可以参加各类挑战性的比赛,不少比赛直接由企业主办,他们的HR可能会在比赛中把你锁定,作为他们的储备人才。

  也可以多参加社会活动,诸如兼职、实习,提前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体会一个职业人该有的素质,及早认识到自己还有什么需要弥补。

  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出国实习,不仅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英语能力,还能看到真正的外企是如何运作的。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培训,诸如语言能力、职业能力、面试技巧等,为自己的未来添一些自信……

  留学规划

  高中、大学皆可着手

  海外留学早已不是少数金字塔尖人群的独享权利。

  从最新的出国人员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200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突破了14万人,比2005年的11.85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成为留学热门国家,而据预计,2007年的留学人数将会突破15万人。

  留学专家分析,目前出国留学的整体形势趋于成熟,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从过去的少数来自国内高校的尖端人才出国读研、读博,发展到各个学校、各个层次的学生寻求各种形式的留学项目。

  在留学观念上,人们也从过去的盲目追求逐步变得理智慎重、目标明确。比如,以前认为考托福、GRE只有本科生才能承担,而现在初高中阶段就开始着手备考申请;以前选择学校过分看重排名,现在重心转为专业本身的含金量;过去只想让孩子去海外镀层西方高等教育的金,现在更关心能否积累就业经验。

  留学正逐渐跟学生们真正意义的“成才前途”建立起联系。

  -留学策略

  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策略

  早规划、两手抓

  高一高二阶段就着手进行留学备考,一边正常进行校内课程的学习,一边利用假期参与托福或雅思培训,顺利者高考时拿着英美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走进中国考场。

  快速规划、及时补救

  高考结束后成绩不足以升入理想的国内学校,马上转入出国留学的备考中来,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培训、考试、申请,拿到海外高校的入门券。

  反思规划、谋求转学

  一般是高考成绩低于预期目标,进入不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后,开始制定留学规划并向海外高校提出转学申请,同时准备出国考试和国内高校的学分成绩,这种留学方式在拿到录取和签证的时间上要比早期两手准备者晚一年左右,但仍然不失为高考生的一种备选方案。

  长远规划、目标坚定

  在升入高校后,大一、大二开始投入留学考试准备,一边接受国内高校的本科教育,一边准备海外的研究生考试,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海外高校接受专业领域研究生教育。这种留学类型更需要学生有长远成才规划。

  (周容,新东方资深留学咨询专家)

  -专家观点

  海外高校是我们的巨大空间

  ●张洪伟,北京新东方学校北美考试项目负责人

  中国的学生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在为最后的高考目标奋斗。今年中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有1000多万,但我国高校仅有1000多所。按比例来看,能够达到本科录取线的大约有四五百万,而剩下的五六百万考生将面临更差一些的选择,甚至是落榜。

  而美国约有7000所高校,其中4000多所是经过教育机构认可的,这些高校给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留学计划,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高考补救办法。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高一就开始着手留学,还是高考后及时规划,都应保证高中在校期间的正常学习成绩,且不要轻易放弃国内高考的复习准备。

  另外,如果想申请好一点的海外,一定要在国内通过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而不要寄希望于出国后再去接受语言培训。因为,西方大多数高等学府针对国际学生,通常需要申请者提供高中毕业成绩和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

  没有高中毕业成绩的申请者只能申请相关预科的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