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沈阳军区毕业国防生任职情况的调查思考
—— 国防生在部队成长的空间有多大?
融入,就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国防生从象牙塔走入军营,基层官兵对国防生用知识带兵的眼光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在用挑剔的眼光审视他们。如何尽快融入到官兵当中去,如何赢得士兵的信任和尊重?
“向士兵学习不掉价。”拥有经济学学士和法律硕士学位的国防生排长沙海涛如是说。刚任连队排长时,他觉得自己的学历很“牛”,在连队干是屈才。一到连队,他就暴露出了“专业不会,跑步掉队”的不足,但他又抹不开面子学习请教,士兵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对于连队安排的工作,他也是不冷不热,慢慢成了连队的“孤家寡人”。为此,团、营领导多次来到连队,教育引导沙海涛要勇于向士兵学习。经过反思,他终于认识到要带好兵必须放下架子,融入到士兵的生活中。
他提出了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请求:当新兵,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在当新兵四个多月里,他坚持与士兵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渐渐地,他与士兵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重新回到排长岗位后,他主动向班长骨干和训练尖子请教,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业余时间为士兵讲授法律知识,解答士兵法律方面遇到的难题。年底,他带的排被评为先进排,他本人被旅里树为“优秀排长标兵”。
把知识优势变成工作素质与能力
素质赢得尊重。国防生头上高校的光环,不能代替个人的素质。这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的一组统计数字:国防生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与他们大学本科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约占65%左右。这些拥有知识优势、学历优势和理性思维优势的国防生们,在部队成长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曾经,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本硕连读的毕业国防生高云武一到某装甲团,就引来了关注的目光。可是,由于他在装甲专业上是门外汉,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来。他没灰心。他利用午休时间穿着迷彩服蹲在装甲车内练击发瞄准,或者钻到车底检查油路,熟悉主战装备的结构和性能。深夜,他在模拟训练室反复揣摩动作要领;天刚擦亮,他已经开始背记有关装备的技战术性能资料。高云武手上的茧子多了厚了,举手投足之间的军人味浓了。在他的带领下,所带排先后涌现出了11名训练尖子,13次在上级考核比武中摘金夺银。前不久,他被提拔为坦克七连政治指导员。
某海防团一连连长李晓冬,注重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他所在连购买了微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开设了外语角、信息化知识和兵器知识专栏,组织官兵每日学会一句外语对话,掌握一个高科技专业知识术语;每周利用星期六半天时间进行一次军事高科技知识小讲座;每周抽出三个晚上组织电脑网络知识学习,晚上看新闻前组织士兵10分钟演讲。他发动官兵报考了军队管理、军事自动化等6大类20多个专业的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他还摸索出了分组升级训练、对抗训练、模拟仿真等训练方法,研究探讨了步兵武器抵近射击、仰角射击、攀登射击等训练课目,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前进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
营造国防生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
在采访中,笔者与基层官兵进行了座谈,听到了、感受到了从领导机关到基层官兵对国防生干部的隐忧。没有基层经验,第一任职能力弱,是国防生干部的先天不足。然而,官兵也普遍认为,国防生干部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延吉军分区政委王杰告诉笔者:“国防生到部队都想好好干,关键是各级领导和组织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
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环境,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设置一段“缓冲带”,让国防生干部软着陆。某步兵旅在国防生干部培养上,实施“短期当兵”机制:任职前三个月内当兵,第一个月当新兵,第二个月当老兵,第三个月当班长,让这些没有当兵经历的国防生干部在短时间内补上当兵这一课。他们还采取领导包干帮带的方式,与国防生干部结对子,使他们尽快融入部队。
开辟一块“试验田”,让国防生干部快提高。某师炮兵团采取把国防生分配到先进连队的做法,让他们在学先进、赶先进中更好更快地提高能力,少走弯路。他们还把国防生干部与军校生干部搭配使用,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给出一条“快车道”,让国防生干部挑重担。某舟桥团大胆使用国防生干部,现有四名国防生干部已有两位被破格提拔为连队主官,其中一名还是先进连队的政治指导员。排长闫晓春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两年就破格提拔为指导员;连续两年在师政工干部比武中获得第一名,所在连队也被师评为先进连,他本人则被破格提拔为宣传股长,后来又在组织股长、干部股长等多个岗位锻炼,积蓄了发展后劲。(策 划/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外编辑部 执 行/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本刊编外编辑部) 指 导/刘开骅 刘永昶 撰 文/陆文强 匡大江 (除署名外) 编 辑/王通化 李 芸 罗尔文 高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