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社会史进入历史高考命题成趋势

浏览 8

【新课程高考(Q吧)】 社会史进入历史高考命题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这是史学研究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果,也是高考命题摆脱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的结果。大量社会史的内容进入历史科高考命题中,可以扩大中学历史教学的资源视野、拓宽中学历史的教学思路、完善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高考扩展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黄牧航


新课程高考大大扩展了教师的备课资源。CFP供图


从历史教材走向历史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铺开,该理念有助于历史科高考命题者摆脱教材束缚,到更广阔的课程资源中去寻找命题的素材,彻底摆脱死抠教材知识点的命题困境。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


从社会史角度去学习和备考


在旧课程中,历史教材是中学师生的“圣经”,是教与学的资源。任何为教材服务的资源都称之为教辅材料,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学好教材。这种学好历史教材就是学好历史的观念,反映到教学和命题中就是一种“依纲靠本”的思想,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


因此,为了拉开考生的差距,高考命题也就慢慢走进了从教材的偏角、冷角、死角去寻找考点的死胡同。


而新课程观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教材仍然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绝对不是的资源,教师的学识、学生的特长、校园和社区的文化环境、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的资源都是历史教学的知识来源。如果说,在旧课程中,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教材转,那么在新课程中,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以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这是新旧课程的重要差异。
从教育观念来看,从教材观走向课程观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必然趋势,但该观念与具体学科结合后,许多教师可能觉得难以操作:把与该学科有关的资源都列入教学和考试的范围,是否会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变得虚无缥缈?从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历史科高考的命题情况来看,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从社会史中寻找命题的素材。


无论中外,传统史学的内容都是以政治史为中心的,把研究的视角扩展到社会史的领域,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今天,西方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已经蔚为大观,而且成为史学研究中的显学。中国的社会史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指出新史学不是写“一人一家之谱碟”,而“必探索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次年又以《新史学》为题批评中国旧史“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此后,中国涌现出郭沫若、吕振羽、陶希圣、杨树达、尚秉和、吴晗、吕思勉、傅衣凌、邓拓等大批社会史名家。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社会史研究有所停滞,70年代末以后重新走向复兴,直到今天可谓新人辈出,成果丰硕。


有历史学家指出,社会史的特征在于从不圈定自己的领地,始终保持边界的模糊性。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列入社会史的研究领域。社会史的这种学术取向与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大课程观是基本一致的,它更有助于把中学历史的课程内容具体化,不仅仅停留在教育理念的层面上,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变成能够在实践中操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


社会史的研究内容似乎无边无际,难以捉摸,其实不然。首先,社会史学者并非随心所欲地研究所有的社会问题,他们有自己的学术取向——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历史事物的灵感,从平凡的历史事物中挖掘问题的本质,从多元的角度揭示历史事物的规律,从地方文献、口述材料、田野调查材料等非正史材料中考查历史问题。其次,尽管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毕竟是划定了中学教学的大致范围,同时社会史的好些重要研究内容(如风水史、盗墓史、赌博史、乞丐史等)是较难进入高考试题中的。因此,从社会史的角度去学习和备考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