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2009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北京市高中新课程的首批学生,大部分课时将用于选修课的学习。北京市教研院有关专家昨天(12月10日)建议,高中校不要为保证总复习时间而牺牲选修课;高中生多选课程将有利于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考科目必修课时减少
按照市教委对高中新课程安排的指导意见,进入高二第二学期,高考的主要学科都已结束必修课程,只有政治和生物还有少量必修课程,此外,全市统一安排的课时也逐渐减少,大量时间是学生学习选修课以及总复习的时间。
在新课程的选修课中,既有课程标准要求的选修模块,也有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每个高中生毕业时,这两类选修课必须分别完成22个学分和6个学分。
市教研院有关专家表示,新学期开始,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文、理、艺术或体育等不同方向选修不同的课程。
不能按成绩分文理班
即将结束高二第一学期学习的首批新课程学生,大都已完成文理分班。长期以来,高中校习惯按学生的成绩分班,成绩好的去理科,差的去文科。市教研院专家认为,此举不利于学生发展,应给予学生自己选择今后学习方向的权力。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文理科招收学生数量的悬殊日趋减缓,文理兼收的专业越来越多,按成绩分班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多选修有利于高考成绩
课改后,各校开设的自主选修课有多有少,学生选择不同课程也意味着进入总复习的时间有早有晚。市教研院专家建议,总复习时间主要用于对已学知识的查漏补缺、系统梳理、能力提升和必要的综合练习。以往按高考各科分数比例分配总复习课时的做法不适用于新课程。
其实,学生在完成116个必修学分以及28个选修学分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就达到高中学习的基本要求,可以进行总复习了。有些学校为了拥有充足的总复习时间,开设完基本要求的课程就急忙要求学生开始复习。
市教研院有关专家建议不要为了总复习而牺牲选修课时间。应鼓励学生选修,甚至跨学科选修,多选课程将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提高综合技能,这将帮助学生在以考察能力为主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虽然目前新高考方案仍未公布,但各区县均认识到选修课对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明年新学年,首批课改生将升入高三。市教研院的专家建议各校在选修课和总复习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学习方向,为其量身定制选课方案和复习计划,并以此分配课时和配备教师。
高考仍最看重成绩
据透露,本市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等待审批。由于新课程高考方案未公布,很多教师对“考什么”很迷茫,于是新的旧的一起教,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公布新高考方案,以缓解师生的教学和学习压力。
本市新课程高考将逐渐改变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现状,综合素质评价等多元性评价的作用将逐步增强。“从高考公平的角度讲,分数仍是最公平的指标,因此高考成绩仍是新高考方案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新高考方案将在年底正式敲定,市教委争取年内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