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与综合”中主要有一项:“2.5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
对词语的语境义的分析,对句子的分析,对内容中心的分析,对观点的分析和评价,离不开推断和想象。推断包括必然推断和或然推断。要保证推断的结论严密可靠,关键在于把握信息之间的条件、因果等方面的联系。
推断离不开联想,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反映事物外部联系的简单的、形态的联想,也有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复杂的、意义的联想。阅读也离不开想象,须把作者描绘的图景和意境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是再现性想象;读后由此及彼,根据语言的触发,脑海中展现出文中未曾描绘的图景和意象,这就是创造性想象。
推断和想象在阅读中可以促使读者突破眼前读物的局限,加深对读物思想感情的理解。这类题型要求考生思维活跃,知识丰富,能用完整的语言将自己独立的理解表达出来。有时要求就文中的某一点展开联想,调动、整合原有的知识进一步论证这一点;有时要求根据提供文章的主体部分来推断、设计其某些部分的内容等。
应对策略:要做好此类题,必须有丰厚的知识储备。这要求考生在平时要打开阅读的视野,广泛积累知识,并分门别类加以梳理、储存。“根据作品内容”要求答题一定要建立在整体理解并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这要求考生平时应注重培养整体阅读的观念和习惯,切不可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合理”是限定,要求所做出的“推断和想象”必须从文本出发,从实践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推断、预见和假设。
此外,“鉴赏与评价”中的“3.1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与去年相比,缩小了范围并降低了难度;“表达应用”中“4.3.1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则明确要求标点符号的运用与书写,属提高了的要求。
综观此次调整,两个迹象值得关注。一个是“基础性”。明确提出“课文中所涉及的作家及文学和文化常识”,“附录”中列出的初中、高中文言文300个文言实词,这些都明确指向课内和教材;“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更是明显突出语文的“基础”。另一个是“过渡性”。将写作能力变为“表达应用”,且“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见的应用文”中的“常用”一词,都有一定的变数,扩加了命题的选择性;“试卷测量目标比例”笼统分配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约为54%;表达应用约为46%”,留有更多余味;“示例”中的“测量目标”的表述还是沿用了2008年《考试手册》中的表述,即使是新增的[例2]《灯笼红》也不是按2009年《考试手册》来表述,流露出较明显的“过渡”性质。
应对策略:根据一些“变点”适度调整复习方向,关注基础和课内,狠抓提高能力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