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09论文大赛启动 获奖者可享自主招生优惠

浏览 13

2009年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竞赛已经启动。作为通往复旦自主招生途径之一,博雅杯优胜学生可以享受高考成绩达到该省市重点分数线(俗称一本分数线),即被复旦大学录取的优惠政策。与复旦举行的其他自主招生选拔相比,博雅杯的优势是不设门槛,不用参加复旦水平测试。本期升学周刊通过采访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和过往参赛学生,希望对考生有所指导和帮助。

  参赛方法系网上投稿

  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以学生对高校公开书目撰写评论的投稿方式进行。全国任何应届高三毕业生只需在复旦开出的包括卡尔的《历史是什么?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约22本中西人文经典著作中择一写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评论,发送至复旦招生办就可以参赛。复旦招生办将经过论文评选、面试评出学生获奖等级。

  据悉,大赛不设门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绩优秀、对人文研究有兴趣并愿意在人文研究方面进一步深造的应届高三学生均可参加。参赛学生须在复旦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中,点击 “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条目,根据要求在线完成征文并下载打印。另外,需将个人信息表(网上下载并贴上照片)和高中阶段代表本人水平的习作一篇 (注明其完成时间、主题来源、背景等),连同征文一起在11月20日之前寄往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网上提交时间:2008年11月1日-11月18日22点前。

  获奖者可享高考优惠

  第一届“博雅杯”的参赛人数为300多名,第二届为728名,第三届的参赛人数为600多名,2008年该赛事的参赛人数增长到了1180多人。入围参加面试的学生也达到了60多个人。

  按照方案,最终获奖者如高考以复旦大学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博物馆学专业为第一专业志愿,且有志于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根据获奖者的获奖等级复旦将给予学生享受一定的高考录取优惠政策,学生一旦入学后转专业范围限于上述五个专业内。往年,有相当部分考生享受到了只需秋季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一本分数线就能被复旦录取的优惠政策。

  “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赛事,引导人走出经济与技术至上时代教育仅是职业训练的迷思,进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创造性人才,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造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作出一份贡献。 ”郑方贤教授说。

  对学生素质要求提高

  记者注意到,和往年相比,09年“博雅杯”对学生整体人文素质要求更加高。为了避免考生写成亦步亦趋的内容概述,或议论空泛的读后感,复旦明确在征文启事中注明是一篇“论文”,并要求考生建议能深入文本原意,结合特定的历史时地与当下的文化背景,做出既言之有物又见解独到的完美解读。

  另一方面,复旦还强调在面试环节,来自该校四大人文学科的专家将对学生的考评内容会不限于学生的参赛文章的参考书目。这意味着,学生的知识面要广播,要对文学、历史、哲学、文博等学科知识都要有所涉略。

  【周刊提醒】

  并非适合所有学生

  “博雅杯”给喜爱人文学科的学生提供一条通往学府学习的途径,使有人文学科特长的学生能享受到一定高考优惠,但毕竟与理科生的保送生政策不同,获奖学生还是要参加高考,并且高考成绩达到一本分数线才能被录取。 “博雅杯”举行几年来,每年都出现几名学生尽管获得了奖励,但是因为文理偏科太厉害,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分数线,而与复旦大门失之交臂,造成遗憾。

  郑方贤教授提醒,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参加“博雅杯”征文。复旦开出的书单都是人文原典,不是学生花几天工夫就能看懂的书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没有对某本书自己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建议学生不要去尝试。高三学生还是应该按正常进度复习为主,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自己不擅长的项目比赛上。

  不一定要选规定书目

  从这两年看,“博雅杯”每年开出的参赛书目都有较大变化,如2008年除 《国学概论》、《西方的智慧》等5本哲学类著作书目未变外,其它文学类、历史类、文物与博物馆类的书目名单都进行了 “大换血”。而2009年,除了文学类、文物与博物馆学类推荐书籍改动较小以外,历史学类和哲学类推荐书目基本都进行了更新。

  有些考生反映自己对复旦开出的书目不是很感兴趣。但实际上,复旦允许参赛者不限于这些书目,学生大可针对自己感悟较深的中外人文经典著作写出评论文章参赛亦可。从这几年情况来看,每年都有相当部门考生没有选用这些规定书目而入围面试。如去年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的李丹妮选择的书目是《局外人》等。建议学生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思考的书目。

  【学生经验】

  自我介绍可提前准备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李丹妮08年的论文参赛书目是加缪的 《局外人》。在参加面试后,她有两点建议:首先,考生参加面试前一定要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因为面试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我介绍开始的。她由于没有事先准备好,因此在开场时就显得比较慌乱,以后参赛的学生要引以为戒。其次,参赛学生一定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不要只看过自己的参赛书目就来参赛。考生最起码,要把四大类参赛书目中各读过一本。

  面试前多读相关书籍

  深圳外国语学校的魏源08年的参赛书目是《慰藉》,在去年参加完面试后,她的感觉是教授的问题涉及面广,要求学生非常博学。比如,有一名教授让她列举出10个哲学家的名字,她只数出了7个人。她的建议是,考生在报考前要多读些相关领域的书。

  魏源觉得要过博雅杯面试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如果学生平时非常繁忙,又不是确实对文史博哲很感兴趣的话,就不用在这方面花很多时间了。

  “一知半解”不易通过

  辽宁实验中学焦德明08年的参赛书目是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在参加完面试后,他的感觉是教授的提问非常快、频、灵活,让人很难招架。如,有一个教授提问他“中国古代有没有本体论? ”他回答说:“《易经》和《易传》。”马上有一位专家提问他:“什么是 《易传》? ”接着,还有专家问他什么叫 “严格科学”,什么叫“生活世界”等。

  “教授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反映能力,此外还有知识面。如果仅对知识点一知半解很难通过。 ”焦德明说。

  【获奖作品】

  “道”与“文”——从《文心雕龙》谈起

  作者:江睿杰,毕业于复兴高级中学,现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古今中外对“道”的重要性一直有反对的意见,尤其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后文人地位急剧下降的时候,有一些人由于逃避现实等原因,对“道”的重要性予以了彻底的否定。这是一种倒退。如王尔德说,“显示艺术而隐去作者系艺术之目的”,施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结构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等。但事实上没有完全隔绝于社会的人,因而不可能存在完全泯灭道的痕迹的作品。 “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有“道”才有文,无“道”则皮之不存,文将焉附?

  如何处理道与文的关系是接下来刘勰和本文均要解决的问题。

  刘勰过人之处在于他穷道究理,但是不以“道”废文。 “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其中蕴藏了一种态度,即并不要求作者完全按照圣人之道去创作,而是要自己去追溯探寻“道”的本意。

  追溯“道”的本意,是文学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与时高下” ,人的禀赋各异,看问题受时间空间各种因素影响,虽然都是追求道的本意,然而结果却极难有完全相同的。由于对道的追溯结果不同,则“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自然在文学作品上会有迥异的表现。所以无法片面的去追求用完美的“道”来评价和指导文学创作,那样势必会造成没有一样能够使用的标准的荒谬局面。文学的价值存在于追溯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在文字中。过分强调道的重要性如“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文者,礼教治政云尔”等,就忽略了文学本质的特殊属性,而将之简单等同于宣传工具。而缺乏了文字这个媒介,文学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形式。刘勰说,“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形式和内容并重,怎么用文字来尽可能贴切的表达“志”才是文学创作应当关心的问题。

  【复旦2009年“博雅杯”书单】

  -文学类推荐著作:

  葛兆光:《唐诗选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梁遇春:《春醪集 泪与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海明威:《老人与海》(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历史学类推荐著作:

  卡尔:《历史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哲学类推荐著作:

  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商务印书馆,1999年。

  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0年。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

  冯友兰:《新原道》,三联书店,2007年。

  -文物与博物馆学类推荐著作:

  保罗·G·巴恩主编:《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苏珊·伍德福特:《剑桥艺术史》(1-3),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孙机、杨泓:《文物丛谈》文物出版社,1991年。

  沈从文:《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外文出版社,1994年。

  余秋雨主编:《藏着的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