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
贤母有知能,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既而家浸盛,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
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初,元季无政。大家以赀结长吏,出之租税,俾小民佃者代输,里正因而渔利。每
亩征米四升,小民以为病。会贤母家为里正,催民租税,命减其半,不足宁出己粟以输。乡闾贫弱赖以不困。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日:“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为之娶妇,使成家业。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称之,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无有怨者。
(节选自《童贤母传》明·方孝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政一任之 一:全,都。
B.元季无政 季:指后期或末期
C.俾小民佃者代输 代输:代理运输。
D.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率:表率。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饮食必执匙箸以进 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①贤母事之孝敬雍顺 ②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①后或背负,绝不与较 ②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D.①事于不可者戒勿为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童贤母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贤母躬抱持洗涤 ②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
③不足宁出己粟以输 ④宜减息一斗
⑤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 ⑥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贤母十三岁嫁到童家,恭敬孝顺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为媳之道。
B.童贤母明慧贤能,对子女悉心教诲,对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
排得井井有条。
C.童贤母改变以前大户人家的做法,不用资财结交官吏,不剥削租种自己田地
的人,专心管理乡甲事务,深受村民的拥戴。
D.童贤母深明事理,告诫子女远离不义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对家人奴婢关
怀备至,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
第Ⅱ卷 (共108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所作。
(1) 这首词上阕写景,词人可谓一个妙手的大画家,短短几句就画出了多种景物。你认为这首词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分析。(4分)
答:
(2) 这首词下阕写人,你从中看到的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2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____, ______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______, ____ 。(陆游《书愤》)
(3)、民生各有所乐兮, _____ 。 ______,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_____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______ 。(《孟子·尽心上》)
五 、(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自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光彩的时代,开创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世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七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预知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热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黑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8、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6分)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3分)
答:
(2)“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19、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3分)
答:(1)
(2)
(3)
20、作者在第6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5 分)
(1)试析《在西域读李白》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在西域读李白》艺术手法赏析。
(3)谈谈《在西域读李白》的构思技巧。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动物。
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
学者于光远说自己是“二表人才”。即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他认为只要表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的,受表扬时不失自知之明,就可以了。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就应该敢于张扬个性,表现自己。
然而有些单位的领导,对这类爱表现自己的人往往扣上“突出个人”“骄傲自满”的帽子。
请以“突出个人与表现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