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章一张:C绉一皱;D—会)
2.D(①“不是......而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奏效”,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②“奏效”表示发生预期的效果,“生效”表示发生效力。从句意上看,“奏效”合适。③“优裕”是富裕、充足。“优越”是优胜、优良。)
3.A(“拍案而起”形容愤怒至极;B“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C“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D“乐此不疲”指专心爱好某事,做起来不知疲卷)
4.D有歧义.可以理解为:学不会退款/坚决不退款。
二、(9分.每小题3分)
5.C。C项设置有两个错误点。一是原文“由于水星大气很稀薄,几乎丧失了散射阳光的功能”,而并非完全“丧失”;一是“水星天空的晚问是漆黑的”,有明确时间段而并非所有时间段。
6.A。文章第一节中有“水星上空的太阳有地球上空的两个半大”,是在一般的情况下都存在的。而并非“有时”,“有时”的界定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7.D。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原文是“并非每一颗行星都具有稠密的大气层”B项表述不准确,原文有界定的,即为“很大程度上”,“行星保存大气时的能力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表面温度和大气成分”C硬的错误是因果倒置。
三、(9分,每小题3分)
8.D懈怠
9.C、因“迟顿不及事”而“自伤”;胡常嫉妒,论议不右方进,但方进仍能“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
10.B、胡常曾经心害其能,但后来“遂祖亲友”。
四、(23分)
11.①就到汝南蔡父那里请教自己能够适宜做哪些事情。
②派自己的学生到胡常授课的地方请教学问方面的要旨疑难问题。
12.(1)运用了比兴手法,(或景语即情语),渲染对照了诗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悲愤之情和对兄弟的惜别之情。 ’
(2)柳诗融“别离”与“迁谪。于一诗,两种情意上下相通.自然融和。(1分)
“别离”之意,集中于诗歌的第一、三、四三联之中,开篇点题.描述兄弟惜别之情;三联对比渲染两地环境,借以两言,既暗示自己环境之险恶.又遥寄骨肉之相思。第四联则以“梦”中见郢。来反衬恩亲之切。(2分)“迁谪”之情,则渗透于兄弟“别离”之情当中,主要 以环境之险恶僻远来暗示,又附以第二联中诗人感觉中离京都之远.飘泊零落时间之久,借助自然环境,暗示政治环境。
13.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寄蜉蝣于天地
人迹板桥霜
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不学,不知道。
五、(22分)
14.第三段写杜甫,是为了说明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中国文人多与竹亲近,但也有不善待竹子的文人.使文章内容丰,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后面又写杜甫,是为了紧 承上两段.说明檀物也有人韵生命意识。越伟大越杰出的诗人越能真正体察得到。
15.理解:在竹海里听竹,不仅能使身心感到舒适快意.而且是感情生命的难得的机会,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高尚。
作用:总结上文(结构),点明主旨(内容)。
16.①竹文化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中国特有的文化。②竹分公母,甚至还可能有自 己的声音。竹有强烈的生命意识。③竹宁可少受关注和爱抚.也要自由坦荡地成长。④竹海里听竹。是一种人生的雅趣。也是机缘,是绿透身心的一种洗濯。
17.示例:
①本文作者以杂文笔法围绕“竹”晨开多方面思考,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有增长 知识的说明.有富有深意的议论,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既富有情趣又富有理趣。
②文章写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地坦荡成长.但“承受的关注甚至诗意的爱抚” 却比庭院里的同类少得多,形象鲜明地揭示了人们对万物“自由”的扼杀。
③文章倒数第三段以拟人手法写公竹与母竹互相倾吐爱情,竹笋呼唤雨水和阳光等, 把无思想意识和情感的竹子写成与人一样,十分生动。
六、18.石缝中的花是单薄的,看似难以承受巨石的挤压;悬崖上的松是孤独的,看似难以抵御风雨的袭击。不过,这花是在石缝中顽强地钻出来的,这松是在风雨中挺过来的,它们用自己的顽强昭示了生命的不屈。这何尝不是绚丽的风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人,不也是如此吗?
19.删5、6、7三句。
20.是他们,让攀登的信念伴随着执着的脚步延伸,直到两脚重重踏在南极的制高点上。国旗印证他们的坚毅.胜利昭示他们的无悔。(57字)
2006届国防科技工业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4
浏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