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07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卷4

浏览 6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都读bìA组:“峙”应读zhì〔声母误读)。B组:“栖”应读qī(声母误读)。D组:“殷,应读yīn(韵母误读)。讲讲异形同音字的知识和辨识方法。

2.D燥一躁,观一关)。A(辨一辩),B(事一世),C全都正确。讲讲同音字、形似字的知识和辨识方法。

3.C清亮:清澈透亮,透亮:清楚明白。充斥:到处塞满,贬义词。充塞:塞满,填满。展现:侧重于事物自身呈现出某种情景或发展趋势。展示:侧重于清楚地摆出来给人看。

4.BA:“处心积虑”,感情色彩不当,可用“煞费苦心”。C:“平铺直叙”指文章平淡无奇,按次序简单叙述。与上文(内容翔实)和下文(广泛好评)都不搭配。D.“成也萧何,致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句中只有失败,没有成功,故该熟语与句意不符。

5.DA句意不明确。“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以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以理解为二者全包括。B:“出勤率有很大增加”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备”这里可讲为“完全”“全都”是“完备”“齐备”的引申义。“备尽”,全都用过了。

7.D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前一个是不定代词,有时:后一个是不定代词,有人。B:前一个是介词,表示比较,比;后一个表示被动,被。C:两个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那么;后一个表示顺接关系,就。

8.C应是:由是(长孙皇后)疾遂甚

9.D①主要表现长孙皇后处理后宫事物进退有分寸。④表现长孙皇后生活节俭。⑤表现长孙皇后的贤惠。⑥表现长孙皇后识大体,顾大局。②③均表现长孙皇后的“仁爱”。

10.D太子没有下令,只是提议。

参考译文: 来源:www.examda.com

长孙皇后仁义孝敬,生活俭朴,喜欢读书,经常和太宗随意谈论历史,乘机劝善规过,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有时太宗无故迁怒于宫女,皇后也佯装恼怒,请求亲自讯问,于是下令将宫女捆绑拘押起来,等到太宗怒气平息了,才慢慢地为其申辩,从此后宫之中,没有出现滥刑枉杀的事情。徽章公主幼年丧母,皇后将她收养,慈爱胜过亲生。妃殡以下有病,皇后都亲自探视,减少自己的药物饮食费用,资助他们治疗。宫中没有人不爱戴皇后。皇后教育各位皇子,常常把谦虚节俭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对皇后说,东宫的器物用具比较少,请求皇后奏请皇上增加一些。皇后不允许,说:“身为太子,(应该)担

忧德行不立,声名不好,为什么担忧没有器物用具呢?”

太宗身患疾病,一年多不愈,皇后在床前侍候,昼夜不肯离开。经常将毒药系在衣带上,说:“皇上如有不测,我也不能一个人活下去。”皇后一向有气喘病,前一年跟从太宗巡幸九成宫。柴绍等人深夜密告有紧急变故,太宗身穿甲胃走出宫阁询问事由,皇后抱病紧随其后,身边的侍臣劝阻皇后,她说:“皇上已然震惊,我内心又怎么能安定下来。”,从此病情加重。太子对皇后说:“药物都用过了,而病不见好,我请求奏明皇上大赦天下犯人并度俗人出家,也许能够得到冥冥之中神灵的庇佑。”皇后说:“死生有命,并不是人的智力所能转移。如果行善积德便有福祉,那么我并没做恶事;如果不是这样,胡乱求福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不能多次发布。道教、佛教乃异端邪说,祸国殃民,都是皇上平素不做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平时不做的事呢?如果一定要照你说的去做,我还不如立刻死去!”太子不敢上奏,只是私下把这事告诉了房玄龄,玄龄禀明太宗,太宗十分悲痛,想为皇后而大赦天下,皇后坚决制止了他。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刀天下闻之//皆日//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

评分标准: 来源:www.examda.com

①//为必断处,对9处(全对),得5分;对8处,得4分;对7处,得3分;对6处,得2分;对5处,得1分;对1-4处,不得分。

②/为可断可不断,断对不得分,不断不减分。

12.①B(第二联是进一步具体说明今古相同的自然风景,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D(诗人的情绪并不“明朗”,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的心情交互作用,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②第二联:“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评分要点:[景」对诗人心中的居住在宛溪两岸的百姓的生活画面有所描述,表述通顺即可。[情]承上联“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于是顿生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或:联想八年前曾游此地,今故地重游,虽明丽的风景依旧,无奈年华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于是顿生人世变易的感慨。(意思对即可)

第三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景]能对“深秋”、“落日”、“雨帘”、“笛声”等略显悲凉的意象有所分析。或:对诗句中景物描写的特色,如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色(夕阳晚照)有声(风里笛声),虚实结合等,择其一点有所分析即可。[情]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佣怅、哀凉之情。(以丽景写哀情)或: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同时涌入脑海,引发诗人人生多变的感慨。

(意思对即可)

13.①奋六世之余烈//履而制六合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

③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④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写对一句给2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14.A根据文意,这句话是说知性认识也可能产生片面化的缺陷。

15.感性:对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的认识。

知性:在分析中达到一些简单的规定。

理性: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整体的认识。

(意思对即可)

16.D依文意,应是后者比前者更合乎艺术法则。A:对文本最后一段文字相关内容的概述B:对A项分号前文字的举例分析 C:对A项分号后文字的举例分析

17.评分时可参考16题A项,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B“却改变不了现实世界”不符合文意,且不能与“所以‘光荣的荆棘路’,没有尽头”构成因果关系。D“空间顺序”不对,应是时间顺序;“性格”应是“命运”。

19.(1)他们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勇气。

(2)他们在现时都经受了种种磨难、重重打击。

(3)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都曾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4)他们都是逝世后才被后人认识。

踩点给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一条得1分,共4分。多答、错答不扣分。

20.那些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先驱者是人类中最幸运的人,他们不图名利,把仁慈、爱和真理带给人间。

三句话三个要点,第一句2分,二、三句各1分,踩点给分。答案文字的组织可以是多样的,意思对即可。

21.评分标准:运用细节描写勾画中国历的杰出人物,4分;答出了所展示的精神,2分。不于拘泥于字数。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来源:www.examda.com

22.参考答案:②④⑤⑥①③,全对得3分,有错误即不得分。

23.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远动短裤,它们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最后一句也可改为:这些服装的颜色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每个分句1分,共3分。

24.(1)举例:①鸡教鸭学游泳。②外行领导内行。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可以从内容或形式方面选取角度。注意爱护学生的首创精神。

七、本大题提供两个题目,可以任选其中-个作文(60分)

评分标准参考2006年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