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饶平三中2005-2006年高考政治模拟考试卷3

浏览 4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4、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于9月27日举行立法听证会,就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中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的首次立法听证会,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历的第一次听证会。
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的知识,简要说明建立和完善法律听政制度有何意义?(10分)

35、“孝道”是一个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规范之一。在封建社会,“‘无违’即孝”、“父为子纲”、“子为父隐”、“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都是孝的内容。张尚昀为照顾患病的母亲,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凭着顽强的毅力,一边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一边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在校期间的6个学期中5次拿到奖学金。
(1)如何辩证地对待我国的孝道文化?(5分)

(2)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张尚昀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5分)

四、辨析题:(大题共2小题,36题11分,37题10分,共21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维护和平才能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一定能维护和平。

37、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因此,重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7分,共34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材料一:1958年“大跃进”中,极“左”思想尤为严重,某地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今天是社会主义结束之日,明天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会议结束,大家就上街去拿商店的东西,商店的东西拿完后,就去拿别人家的;你的鸡,我可以抓来吃;这个队种的菜,别个队可以随便跑来挖。人民公社制度持续了20多年后失败。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这成为制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意义。(6分)

(2)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其中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6分)

39.表一 我国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万人)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情况 农村劳动力情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
年份 1990 2001 2004 2004 2003
失业人数 383 681 800 劳动力总数 剩余劳动力 当年毕业人数 就业率
失业率 2.5% 3.6% 4.2% 51000 15000 212.2 70%
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目标为4.6%。
材料一:2004年,在中国令人意外地发生大范围“民工荒”,出现了招工困难的情况。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很多地方,许多厂家难以招收到熟练工人。据统计,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企业的工人缺口就高达200万人。
材料二:当许多城市正为“民工荒”而焦虑之时,不少农村地区也正面临着“争地分”的考验。2005年初,有记者在湖北、河南等农业大省调研时发现,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等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由此引发农民回乡的热潮。江苏省苏北某镇以前常有6000人外出打工,2005年开春一下子回来了一半,去年撂荒的近千亩土地被一抢而空。
(1)表一、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4分)
(2)造成表一与材料一现象之间反差的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解决表中一的问题?(7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