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符号

浏览 16

天子登基,万臣叩首。朱棣定国号永乐,从此,自己成为了明成祖。他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把他侄子建文帝的历史在史书上抹去。

从攻进南京金川门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一直寝食不安。建文帝消失了,是被火烧死了,还是真的逃出宫外了?不仅他自己心里不舒服,南京的大臣和百姓们自然也并不太佩服这位篡权的皇上,私下里也难免“道路以目”。

子民们心中的不服朱棣自然不敢小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越来越不喜欢这座城市,便开始暗暗筹划一个计划,把整个都城都搬回他的原封地,北平。

他对大臣们说,迁都北上是太祖洪武未尽的事业,天子守边也是对北方防线的重要补充,况且大运河疏通,迁都北京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说的句句在理,众人不得不服。

历时数年,北京城营造成一个大都市,巍峨的紫禁城,庄严的祈年殿和坚如铁桶的层层城墙。迁都大典异常热闹,文武百官第一次见到如此万国来朝的盛况,各国使臣纷纷献礼,最耀眼的莫过于大太监郑和从非洲运来的麒麟。

我们现在居住的北京城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当时北京的符号是“天”,天子所在,天宫耸立,天坛巍巍,天兽得祥。

几百年过去了,北京城作为天的尊严已经被洋人的大炮打得脸面无存,天朝辉煌气魄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当中国的人民起来反抗列强的侮辱,反抗旧廷的压迫,最终得取胜利的时候,北京的符号该是什么也成了一个难题。

有人提出,建设一个新的符号,他要超越前代,要体现中国人民的民主与自强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人民大会堂。也有人提出,要*旧的符号,如同*旧的观念,建立新的秩序。这就是后来上演的拆城墙修公路的一幕。

历史长河的流向,终究不是几个少数人可以左右的,北京的符号,仍旧是“天”。是天安门。国徽上,地图上,都能证明。然而,就像天安门城壁上的两幅字写的一样,此时的“天”不再是自大的口号,而是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当然,中国真正走向世界,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是“有三分之二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才短短几十年的事情。今天,地球就像一个小村,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都有数不清的各式符号。但是,我希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世界的城市之一,能永远保留这份千年不变的天下同福,世界大同的心愿。

北京的符号也将永远是“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