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也就是说,考试时间,老师在这边提到了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在平时考试中的体验来合理安排时间。比如说自己可能平时感觉时间比较紧凑的,在考试当中,抽一点时间,而且在考试的时候审题,这个很重要。在这里一个很大的问题想问老师,因为在网上可以看出来,每个考生在每个模块,因为考生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在不同的块有不同的问题。不管是基础块还是作文,他们都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进行辅导和解答。
想请老师针对各个模块,一块一块来跟我们考生说一下。
于树泉:
基础这一块,北京市五道题,全国是四道题,这一块就是一个考生平时的积累,平时细心,到现在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我刚才已经说过,这一块靠的是日积月累,语音、字句、病句,这是一个长期的工夫,在这个时候,这两块还就是把平时每次练习,把它落实好就行了。平时考试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闪失,出现一些失误。这回回头看一看,我一开始说这个问题,把平时的漏洞补上,查漏补缺,温故知新,我觉得,这一块就可以了。
接下来,包括文言文这个版块,全国是选择题,放在最前面是三道题,而北京是五道题,选择题这块,我觉得应该是落实的时候,做这个选择题的时候还是注意让大题读懂文本。读懂语段,因为他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无论是让你判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还是让你判断省略的成分是正确还是错误,还是其中有一道题对文言文的语段是整体的一个分析。无论哪个都离不开对这个语段的整体的把握。因为词不离曲,曲不离题。文言文的这个能力,应该说这个语感能力,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积累主要靠平时积累。最后这段时间,回归课本,把我们课本学过的文言文熟悉一下。我觉得,对答好课外文言文阅读,我觉得很有帮助。
因为文言文课外这一段通常难度不会高于课本的难度,课本如果我们掌握得很好,那么到课外就可以了。课外的这段文言文通常里边有些词、句的理解,也是要切中课内的文言文学习。比如说特殊的句式,比如说常用的实词、虚词。这个实际上是课内文言文的一种牵引,回头看一看课内的高中三年来学的一些主要的重点的讲读的题目,看一看对同学完成这个题目的文言文,课外的文言文比较重要。
主持人:
文言文这一块我们要回归课本,抓到重点篇目,把里面的字、词、句了解清楚,可能对我们做课外的题目有帮助。
于树泉:
有同学曾经跟我提过,文言文阅读不行,我现在看《资治通鉴》是不是可以,我说看《资治通鉴》当然很好,但是你24小时不睡觉,你也看不完,你看完了也不一定有用。现在回归课本,我还是这个看法。
接下来是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这个版块,全国题和北京题不一样,北京题是前面两道选择题,后面一道笔答题,北京出题思路通常是先给你一首诗,最后再给你一个诗句,有一个比较点,让我们比较鉴赏,这应该是鉴赏中比较高级的一种方式。而全国往往不从比较这方面,而且他没有前两道选择题就是笔答题。但是北京的考试说明就是考试大纲和全国的考试大纲对于诗歌鉴赏的要求,我觉得基本是一样的,要求就是两方面。
第一是内容的鉴赏,第二是形式的鉴赏。形式的鉴赏里包括语言的鉴赏,包括技巧的鉴赏,包括意镜的鉴赏,包括形象的鉴赏,包括这四个方面。诗歌鉴赏这一块,很多同学是望而生畏的,因为我们同学接触古典诗歌可能接触得太少,另外,古典诗词,应该说他是文学这个艺术殿堂中的艺术性,最精粹的一个方面。应该说他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我们民族的最精华的东西。而我们同学离这个最经典的东西又比较远,他们接触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大众化通俗式的快餐式阅读的东西。而且离古人的生活和古人的情感,也有相当的距离。古典诗词有文化的,历史方面的东西,而同学恰恰是比较生疏的。
诗歌鉴赏这一块,我给我们同学在平时讲课的时候,告诉他们,他实际有一个方法帮助我们走进诗歌,你要完成诗歌鉴赏题,有一点,和文言文的阅读还是一样的,读懂诗歌。你不读懂你就谈不上鉴赏,首先得读懂。怎么样才能读懂呢?我通常给我们学生讲的时候,我说可以有几个诀窍。比如说,诗歌实际上是有密码的,你要是看到这个密码,而这个密码看到了而且解读了,这算是读懂了。第一个密码,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题目,题目就是密码。朱熹有一首诗,有的同学如果不看这首诗,不知道诗人在讲什么,当然但一看题目,观书有感,诗人在这里谈的是什么?是谈的读书的道理。你如果读的多了,你心灵就会澄澈,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为什么这个池塘会那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源源不断的注入池塘,而我们读书读得多了,就像源头活水注入池塘,书中的营养就源源不断的注入我们的心灵,这样我们的心灵就会澄澈,我们就会非常有智慧。题目就是一个密码,实际上还有很多密码,因为今天只有一个小时,所以我不能充分展开关于诗歌鉴赏的问题。我在不同场合在中国教育台,在新浪市面上,我曾经都做过专题的关于诗歌鉴赏、讲座的指导。
比如说密码,你一看诗人是你熟悉的,而且它的时代背景已经清楚了,这里可以使密码。很多诗有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歌,那个诗眼就是我们解读这首诗的密码。举个例子,一上高楼万里愁,这是晚唐诗人徐魂的一首诗。接下来两句就非常有名了,西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果他忽略了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一上高楼万里愁,这个愁就是诗眼。古人写愁可以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可以比作像有重量,船都拉不动。在这里,这个诗人是一上高楼万里愁,我的愁是无边无际,充斥在天地之间的,这个愁就是诗眼。你答题的时候,如果问你作者的思想感情,你就不能回答高兴。这个愁就是诗眼。有的时候命题者唯恐考生读不懂,有的时候要给一点注释,注释就是诗眼。如果借助注释,我们有时候一首诗就读懂了。
可是我们有些同学往往在考试的时候忽略这些可以借助他就把诗基本能够解读,能够读懂的条件。结果答出的诗歌鉴赏,那个题往往就是不得要领,有的时候简直是一点儿也不着边际。2004年,北京出的是苏氏的红梅。我当时统计了试卷,有三本考生的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情况,笔答题得零分的100分,实际上那里就有密码。梅格,他说诗老不知梅格在,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诗眼,有些同学没看到这个问题,所以答得就不着边际,失分非常严重,300个同学里得满分的只有三个同学。
主持人:
在诗歌鉴赏这一块抓住诗歌里面的密码非常重要。像老师刚才说到的诗的题目,诗的作者,整首诗里面的诗眼还有注释。可能考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把握住这些信息。这对我们理解整篇诗歌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可能就是作文。
回答:下面还有阅读,比如说文学作品里有散文的阅读。散文的阅读这块也是考生比较怕的一块,它的分值又比较高,20多分,北京是18分。这一块我也提倡,因为散文阅读和诗歌阅读是有联系的,诗歌阅读,当你没读懂诗歌的情况下,你是无法答的。散文阅读读懂这篇文章,你也没法儿答。诗歌有诗眼,同时还要懂得怎么去答题,要把题审明白,这个和散文阅读也是有联系。诗歌问题的时候,无非是,我曾经对这个诗歌鉴赏的题做了一项,他问的时候可能千变万化,但是要归纳起来实际上无外乎就是四种形式。一,是什么。有些同学诗没看懂,题目还没看懂,然后就去答题,那真是没法儿去答。给人一种盲人骑瞎马的感觉,非常盲目去答题。那个题目一个是是什么,一个是为什么。他问的时候,有人说,比如说一首诗,这个句子非常好,或者说有一首诗有诗眼,日色冷青松,这首诗是有诗眼的,诗眼是哪两个字,然后又问为什么它是诗眼。你要把原因说出来,还有的时候问的是怎么样。还有的时候问好在哪儿,实际上,我觉得归纳起来就是这四种问法。不论怎么问,同学不要心慌,问是什么,他问让你确认一个问题是诗眼还是什么,你就得去答是什么。问为什么你就得答原因。问怎么样,通常考察的是诗歌鉴赏的技巧。比如说怎样表现自己的感情。你就得去答用什么技巧,什么手法去表现自己的感情。
有的时候问,某一句诗好在哪儿,你就得侧重去欣赏这句话它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就是说,我通常告诉我的学生,他问什么,我们就去答什么。在评卷的时候还有平时还有高考评卷,经常看到有些同学犯的毛病是,人家问什么,而我们同学答的是答非所问。有的时候同学是问什么他不答什么。他是没看懂人家在问什么。
接着大阅读,我跟他说,这个版块和诗歌鉴赏完全是相通的。他也存在着第一要看懂,看懂内容才能答,首先答题的时候应该带着人家问的问题粗粗把文章内容看一下,如果是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他是怎么来,他的行和神是用什么技巧,什么方法,他怎么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呢?怎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还是其他的方法,是侧重于议论、抒情还是侧重于描写,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考生应该注意的。
大体读懂以后,再看题是怎么样的。然后答题的时候,应该规范一些,应该切得准一点。也就是说,人家怎么问,我们就要怎么答。要准确,很多同学,答题,一个是不准确,再一个是不全面,经常丢失,应该答题的时候,我通常给同学讲,应该分层。这个题是有层次的,人家问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层次还是两个层次,要分层答题。而且往往是有要点的,要把点抓全,层次分清,把点抓全。不然丢三落四肯定就丢分,表达题还有很连贯的题。老师评分的时候也是按照要点来评分的。这样才可能考虑细一些,才可能得分多一些。
主持人:
这是阅读方面的一些内容。要抓住问题的层次,同样也是两方面。一方面要审好文章,一方面要审好题。
网友:
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这两个概念有没有区别?
于树泉:
没有什么区别。
主持人:
抒情也就是一种表达技巧,也可以说是一种表现手法。
于树泉:
抒情手法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容情于景,就一件事来抒情。具体拿一首诗来说。这些诗应该尽可能用准确,通常诗人的情是会出现,比如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想诗人的心情肯定不坏,由此看,诗人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融入到景色中。诗人把自己愁苦的心情转移到景上了,比如李清照的诗,满地黄花堆积憔悴忖,实际上是借着花的憔悴,写人的憔悴。这个时候,就不叫融情于景了,是把人的感情移到物上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他是移情。苏轼的一首诗,他出去遇到雨了,苏轼迈着四方步一边吟起诗来,最后说也无风雨,也无情,就这件事来说,不应该搞混了,概念还是应该清楚。
主持人:
抒情有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类别,考生不要弄混了。这是对刚才这位考生的解答。
于树泉:
还有一个版块是属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北京考题往往是三道题12分,而全国个分值再加,这个版块历来被视为高考的试验品,每年命题者都会在这儿命一道具有新鲜面孔的题,命题的形式非常灵活,按高考说明的要求,考试大纲的要求,这块有扩写,缩写,仿写,续写,语言的连贯得体、简明、正确等等。所以这块要求是非常宽泛的,命起题来,年年都有几道分值很大的题在这儿出现。一道题四分,五分甚至六分。这个版块应该是很重要的。对于考生在高考时拿的成绩应该说是一块很重要的砝码。扩写,给你几个题,限定条件,限定语境,然后让我们去扩展,提出一些要求。扩写、缩写,这个完全可以作为专题来讲。
我提同学们注意一些东西。审题要仔细,人家题目的要求,你怎么去写,你一定要注意。如果那个要求人家是三点,你注意了两点,丢了一点,那么你丢的一点就可能是你丢分的,你考虑不周全。另外审题的时候,有的时候有大题干还有小题干。所以这个要求,审题的时候也是要兼顾的。另外有明示信息还有暗示信息,仿写的时候题干里面提出了要求,但是你所仿的语段里还有感情色彩,还有一些是没明确出现在题干中的要求。仿写的时候,你不能只仿写了形而忽略了它的神,这样的时候应该是形神相似的。如果里只仿写了行似而不神似,这往往也容易丢分。
扩写、缩写,还有连贯等等,这个内容很多。在这儿,实在是难以充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