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课内外知识的良性

浏览 9

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可谓有四大特点:
  一是分值增加,与现代文阅读平分天下,占40分,共14题。其中名句记诵4分,诗词鉴赏评价8分,文言语段的认读理解28分。

  分值的增加,意味着试卷结构模式的创新,同时又启示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应注重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与迁移。

  二是名家名篇的记诵一改以往以课外为主、忽略课内教材内容的命题思路,避免以往拉郎配式的检测方式,显示出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的导向。

  试卷第15题名句填空,采用5选4的方式,其中3句课内,2句课外,既检测了考生在日常课堂学习的识记情况,又检测了课外阅读的积累程度,内外结合、互为补充。这意味着高考与日常课堂教学形成初步的良性链接,敦促学生加强对日常语文学习的重视。

  三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强调综合分析研究,显示“知人论世”的特点。

  3道题目的检测重点明显放在第18题上,分值为5分,要求考生有针对性地择其一点,从一个角度写一段鉴赏性文字,并有字数的规定。命题既检测了考生日常课内所习得的意境鉴赏相关知识以及鉴赏能力,又检测了考生结合阅读材料以外所提供的背景资料作综合分析的能力。试题突出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求,引导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不仅“学会”,更要“会学”。

  四是文言语段具有相当的经典性,与《考试说明》中“浅近”的标准保持高度一致。

  两个语段检测的能力要求各有侧重,题型设计注重考生对阅读材料粗通大意和文言常见语言想象的认读、理解与综合、分析,强调文言知识的积累与迁移,较好地体现了考题的广度与区分度。来源:www.examda.com

  从阅卷实际看,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比如句子翻译时,不少考生过分突出字字落实而不能结合阅读材料的中心以及具体语言环境作微调,普遍存在望文生义而忽略整体上的融会贯通。在具体词义的理解上缺乏常识。不少考生把“驹”理解为“母牛”或“小狗”“牲畜”“家禽”等等,真是笑话百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把握不够准确。这也启示日常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努力开拓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关键,一语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