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1

浏览 6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课堂互动,实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 从静态的角度看,课堂互动指的是交往的交互主体性,交往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都把对方的主体性、自主性作为交往进行下去的前提;从动态角度看,课堂互动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交往双方在持续的交互作用中,交换着思想、情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究,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互动既是校园里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互动必须是民主平等的;二是互动必须是积极的、自主的。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指学生间摆脱了“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当前,课堂互动理念已深入人心,广为实践。但无可否认,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互动形式单调,师生间群体互动较多,师生间个体互动较少;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互动较多,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较少。互动内容上,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互动深度上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等等。课堂气氛尽管热闹了许多,教学质量却不见有太多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提高课题教学效益。

  一、恰当把握时机,增进互动

  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什么时候互动,就能够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动”要恰当。一般说来,应把握这样三个时机:

  1.“动”在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处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育任务的完成。互动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来设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矛盾的激化中生成知识,而非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如,在《月光曲》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区分事实和联想,认识联想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将重点确立在包含联想的8、9两节,首先组织同学赛读、师生赛背;在此基础上,先分析第8节中联系与写实,认识联想的判断形式,再让学生找出第9节中哪些是联想部分,比较删去联想部分的效果;最后,再让学生分析包含联想内容的一段文章,展开添加联想文字的扩写小训练,并当堂相互评点。如此围绕课文教学重点展开互动,既做到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也实现了阅读理解向写作训练的迁移。

  2.“动”在学生的情感需要处

  学生的智力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他自身的情绪意志背景。情绪意志的状态既可以推动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也可阻抑智力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①师生互动应“动”在学生的情感需要处,教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互动,与学生形成了包容、共享的互动关系,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有意识地与这些学生保持经常性地有效性地互动,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从而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课堂从“一言堂”变成了“众言堂”。如,李镇西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中,在指导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和同学聊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是否向父母问过以及他们怎么回答的,为什么有些同学不敢问,假设问了会怎样等问题,从而形成一种阅读期待,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进一步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并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或不懂的语句勾画出来,在自读后主动、热烈地品味、交流、争论有关想法。这样,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现实需求融为一体,实现了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提高了课堂效益。

  3.“动”在需要师生合作处

  合作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课堂上师生需要合作的关键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困难的时候,是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需要的时刻。

  在师生合作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创造一个生生互动的环境下,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他们自己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如,某教师在进行《黔之驴》公开课教学中,有位学生忽然提出这样一个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黔之驴”而不叫“黔之虎”?这个问题教师也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常识解答,有的说是因为黔地没有驴,有的说是因为驴太蠢了等等,始终没有说服力。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出满意的答案;于是灵机一动,说道:“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大家思考,我们不妨先把这一问题放在一边,等到分析全文后再来找满意的答案,如何?”然后继续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在教学中,继续思考,忽然想到了文章的主旨是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强的人,想到作者的政治遭遇,想到柳宗元在《三戒》序中说“出技以怒强,染卒迨于祸”这样的话,意识到这个问题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来解释比较好。于是在后面让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目的时又抛出这一问题,并适当地介绍了作者的遭际和《三戒》序中有关的话,结果学生回答说:“用驴子象征外强中干、愚蠢的人比用虎来象征更贴切,以‘黔之驴’作题目更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实文章的主旨。”此处师生互动双方均互有需求,需要双方在合作中互动,事实上师生双方也做到这一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