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语文高考大纲”较2007年做了四处微调(此前本版已经报道),李凌起老师认为,这四点变化除了第三点只是表述上更为简洁外,其他三点变化中都有玄机需要引起考生注意,并据此相应在自己的复习中有所应对。比如现在即着手建立自己的错别字库。
关于“一个错字扣1分”的新规定态度:不必惊慌,不可轻视
我省阅卷时是执行此标准还是依然按照“每3个字扣一分,不重复计算”执行仍是未知数。但目前已有部分省市明确表示,将在2008年高考中执行新规。考纲中的这项要求已然引起一些同学的忧虑和担心。李老师认为,目前,考生不分惊慌、影响到自己的复习心态,但对此不可轻视。因为,这一规定传达出了大纲想要达到的目的———引起人们对语文基本功的重视。这一要求是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连的,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是关系到中华文化发展的大问题,已无须赘言,而现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又实在太严重,因而增加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考生在高考备考当中当如何应对。就此李老师提出下面几点供考生参考:
1、整理自己的错字库,强化训练
一个人在写作当中的用词用 字其实是有相对稳定性的,考生可以把自己历次作文整理起来,认真检查和修改其中的错别字,在这一过程中,你就会找出自己错误频率较高的那些字,这就是你的错字库,对此你要进行反复强化,形成一种本能反应。
2、要注意关键处不掉链子
要想减少错别字对自己的影响,一定要考虑考场阅卷因素,让老师将一篇文章从头到尾每一个字都注意到这并不现实,所以,考生一定要考虑一篇文章阅卷老师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在这里千万不能出现错别字。李老师提醒考生,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段的首尾都要特别加以注意,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斟酌这些地方的每一个字。到了考场上,如果想用哪个词,但对字是否用对了、是否写对了心存疑虑,可以考虑换个其他意义相近、效果差不多的词。不要稀里糊涂地被扣分。
3、考生在平时要加强抄写训练
这样能使自己做到手脑同步,可以有效避免书写失误。
关于“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态度:体现新课标理念,应高度重视
考生首先应理解考纲中为什么要增加这一要求,只要理清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部分试题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理解了,作为“高考试验田”的“语言表达”版块,经常新意迭出,早已超出“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另外,从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看,高考必然要向新课标过渡,而这六字的增加也正是新课标理念在高考试卷中的具体体现。
由此看来,考生要对今年高考中的语言表达部分引起高度重视,极有可能在这部分会有新“花样”,但不论怎样花样翻新,命题人一定会在“生活性、实用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所以建议考生在备考中一定要注意回头看一看2005、2006年的试题,这两年在“语言表达”部分创新最多,形式最活。另一方面,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注意生活中语言的运用,如此积累、训练一段时间后,必能在考场上做到应对自如。
关于字音字形部分去掉“常用”的限制态度:并不意味考试范围扩大
李老师认为,其实,与其说是去掉,不如说是回归,因为2006年的考纲本就是这样要求的,只是在2007年加上了“常用”的限定。既然是回归,那就意味着经过一年实践,“常用”这个限定加在这里不太准确或者不便操作。李老师以为,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考试范围扩大,只是要为命题松绑,因为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这“常用字”其实也是变化的,是不能简单以“常用字表”来界定的。既然如此,这一点的变化就对考生备考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把错别字消灭在高考前 积极应对考纲微调
浏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