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说是“选择”,其实无可选择。多年来,语文高考试题没有关涉“文化”本身。
高考年年让人关注,作文题更是街谈巷议。20世纪50年代至今,高考作文题共出了近百个(1977年30个题另加历年春季题),好文题有一些,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鸟的评说》(1995年)、《习惯》(1988年)、《雨后》(1962年)、《我的母亲》(1957年)。但也有一些文题不尽如人意。我深知拟一个好文题着实不易,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放诞狂言。
语文:自身价值何处寻?
我总觉得,咱们的高考作文题,不像语文题,而更像政治题、伦理道德题。
咱们的作文题,一直关注当年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从重大事件出发思考重大意义,这是出题人的历史习惯,传统思维。回首50余载高考历史,不难看出这一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北京题)、“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78年题)、“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题)、“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年题)、“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年题)。
浏览这些题目,会发现,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都努力继承并倡导咱们先辈几百年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传统,情绪盎然地关注着当年的社会热点尤其政治热点。
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今年高考作文为什么会这样了。全国“心灵的选择”,实际扣合着去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北京“规则”,实际扣合着“中国加入WTO”、“日韩世界杯”;上海“面向大海”,实际紧扣着上海在新世纪,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势。均沿袭同一种历史思路、命题思路。
命题者可能认为,高考作文,社会影响力大,关注者众多,理应出得“有思想意义”,理应关注重大意义和宏大事件,不能把题目出得太“小家子气”。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参与当下事件,思考重大意义,似乎理所当然。但,这恐怕不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功能、主要特征。语文本姓“语”,有其自身功用,作文本姓“文”,理应关注学生的文字、词采、情思、理趣,把此作为考查的核心与重点。何况,学生还有一门单独承担思想、道德、意义的“政治”课程。
出一道作文题目,思路、方法多多。这种沿袭已久的“关注当下热点,思考思想意义,贬抑小我,高扬大我”的命题思路,毕竟只能是众多思路、方法中之一种。几年偶尔为之未尝不可。若几十年一以贯之,执意为之,就未免闭塞、单一甚至僵化了。
试想,每年出题,命题者首先就想,今年的重大事件是什么?热点是什么?咱语文高考如何去配合?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出语文题,还是出政治道德题呢?是语文考试,还是道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