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各地高考试题来看,对文化史的考查还是以记忆和相应的理解为主。如湘鄂渝卷的第20题: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
A.玄奘 B.文净 C.鉴真 D.法显
解题思路:此题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不要混淆了“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答案为C。
又比如广东卷的第5题: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的是对徐光启的主张和行为的记忆和理解,答案为B。
还有一些题型突破了单一的知识点,经常从历史文化图片作为突破口,或以知识体系、或小专题的形式命题。如上海卷第28题: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图略,图为一本孔子所著古籍)。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扬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解题思路:首先应理解孔子思想的实质,然后要结合题中的意境,最后才是结合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比较、推敲。
参考答案: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二、对热点问题的一些看法
2004年的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的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热点虽然直接引入,但引入的角度多元化,转换巧妙,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些对我们2005年的应战提供了一些启示。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热点?哪些是热点?怎样选准热点?2005年的时事通常是指从2004.5——2005.4这之间的事件。但过去意义重大的事件还是不是时事热点呢?“一年的热点不是热点,多年的热点才是热点”,它更是持续性的热点。要注意具有长久价值的隐性知识的考查。
选择热点可以用以下标准来参考:①广泛性:要广泛体现和反映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②战略性:事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景;③综合性:通常重要的热点不会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它既是社会热点,又于历史、政治、地理知识紧密相连。注意用地理、政治热点问题切入历史。(2004年全国卷39题就是以能源问题切入的。)
其次要注意热点切入的角度。常常有三种:①直接考查材料本身:如问其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或者只做稍微的扩展;②以热点为题目材料,却从新的、少见的、冷门的角度来设计问题;③常见的多个知识的综合,或者学科间的综合。
总的来说,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次训练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 用,最后再加以升华。
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2
浏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