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大纲]物理高考冲刺的“题”外话1

浏览 5

作为迎考复习的最后冲刺和“临考嘱咐”,请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一般方法

  思考并强化那些在物理考试中经常起作用的方法、习惯、能力和技巧。应该看到,平时物理题已经做了不少,再多做几道题,考试时能起多少作用尚待考证;而一般方法,不管考什么,怎样考,总会起作用。
  
  高考物理试卷题量较多,难度相对较高、时间较紧,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尤显重要。例如认真审题的习惯,借助画草图帮助思考的习惯,重视物理过程分析的习惯,选择或建立正确物理模型的习惯,统一单位制的习惯,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的习惯,做题后认真复查并纠正错误的习惯等。
慢审快解,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是学生必须养成的好习惯。学生参加高考,可以说是成亦审题,败亦审题。审题细,解题模式容易对;解题模式对,不得分都难;审题错,或解题模式用错,想得小分也难。例如2003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8题,题目本身并不难,但该题的得分率仅0.077(其得分率之低,也许连命题者都始料未及),问题主要出在审题不细,再加上思维定式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只考虑动生电动势,未考虑感应电动势,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审题时的情况与此雷同。审题,同样不宜一头扎进去,“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应“远”“近”结合,左思右想。“远”就是应“保持距离,总观全局”,分析各种可能情况;“近”就是要注意有关词句的“弦外之音”,挖掘隐含条件。从历次阅卷得分情况看,认真审题远比马上动手计算重要。

2.注意非重点知识

  要正确处理重点与非重点、热点与非热点的关系。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侧重点有所不同;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例力学、电学)占分多,但综合性强、灵活度大、能力要求高、要想多得几分,绝非一日之功;非重点知识(例光学、热学、近代物理、交流电等),知识相对独立,方法变化不多,通常要求不高,少失几分却较容易做到。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在非重点知识上多花些功夫,既有必要,也较“合算”。
对于《考试大纲》中列出的各个物理实验,重点放在实验原理(即根据哪些物理原理解决问题)和设计思想上。实验步骤和操作依赖于该实验的基本设计思想,对于《考试大纲》中所列实验部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切不可墨守成规。在处理实验问题时,应大胆创新,以适应高考实验题的活、变、新的特点。
现今的高考物理更多地关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二是跟物理相关的一些科学实践。有关专家表示,希望这种导向能够有利于中学物理的教学。当然,联系实际不能走极端,其落脚点仍然体现在基本理论上,那些实际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己(即所谓的“新情景类试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更应强调的是对概念、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

3.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

  越临近高考,越要紧紧抓住基础。瞄准高考试题中的中、低档题的80%,努力提高这部分试题的得分率,物理学科就一定能取得优良成绩。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中等难度的题目总占总题量的一半以上,这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特别是有的题目并不难,但是针对性强,往往正好击中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回顾以往曾做错过的题,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知识缺陷?审题不细?方法不当?……)并引以为戒,不失为一种良策。

4.研究评分标准

  参与某种游戏,熟悉并充分利用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游戏,而评分标准就是游戏规则。教师和学生都要花一定的时间认真研究并熟悉高考物理试卷的评分标准,注意采分点的设置特点。研究的目标应使学生“解答问题的格式为阅卷老师给你分数提供方便”;不丢失本来可以得到的分数。

  从历次阅卷情况看,高考规范解题训练远比题海战术更有效。物理教学,要强调解题规范性,平时教学应养成解答有序的习惯,知道哪些式子是重要的,是必须引入,哪些可以省去的。做到节奏清晰,详略得当。具体地讲就是要有以下解题过程:一要设题(有示意图,能够以图代审,以图代设);二要引入原始公式;三要对原始公式具体应用过程(此为解题重点);四是对结论的检查与说明。
鉴于近两年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卷)中解答、计算题所占分值已达60%,估计2005年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卷)将高达70%,因此加强对解答、计算题解题策略的研究尤显重要。对于物理解答、计算题,应特别注重解题过程,表达形式应力争贴近采分点;解答时要以短式为主,尽量不列或少列长式(便于阅卷老师给你分数;一旦有错,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尤其要注意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要经过繁杂计算才能得出结果的要敢于适当舍弃,追求易得的绝大部分过程分数,而不应过分追求难以得到的结果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