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政治主观性试题,是指除选择题外必须用文字表述的试题,它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它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在高考中,不少学生将试卷写得满满的,但是得分率却不高,这就影响和制约着一些考生的总分成绩。 怎样回答好政治主观性试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谈三点看法。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高考试题评分标准。
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最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包括文综、春季高考)进行研究和学习,找出高考试题命题以及标准答案具有的共同特点,研究高考命题的方向和原则,研究高考答案要点的给出规则。在政治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往往是乱写一气,体现不出高中学生应有的水平;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有的学生仅仅是将书本知识整体搬到试卷上面,没有自己的看法的认识理论和实际出现两张皮现象;3、把握不准题目的关键词语,答非所问,不是根据材料和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或者根据书本现有的知识作答,这些都说明了考生答题不能符合考试标准。
这里以2003年高考第38题第①问举例说明。问: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到自然是人的朋友,人类应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每一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是基于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这道题目的范围很明确,是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也是很明确,先讲认识的深化,再说认识深化的根源,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具有层次化、要点化、规范化等特点。研究高考答案要点的特点对于解答好高考试题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其次,在日常学习中注重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训练。
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到考生的能力问题。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也不会轻易丧失。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要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平面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结构上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材料题和问答题,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分析材料,学会选择答题的要点,学会使用政治术语,学会答案的逻辑性。学生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严肃对待,不可敷衍塞责。二是注意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在这个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评讲练习时,既会注意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教同学们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当教师评讲练习时,学生应用心体会教师的思路,学会思考。尤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没有提及的问题大胆发言,请教师分析指正。三是总结反思。一些主观性试题练习、评讲以后,教师还会做一个或给一个现成的答案,针对参考答案,要多看多思,学习其思路,学习其对要点的把握,并与自己做的答案做比较。对于优点要发扬,并由此增强信心,更要正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加以改进,力争在下次练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