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考英语提案为何让网民沸腾?

浏览 8

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王新陆向两会提交了高考(论坛)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提案内容一经媒体报道,即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回应,赞同之声俯仰皆是,仅新华网所发《把全民学英语(论坛)请下神坛》的时评文章,就有2000多条网友跟帖评论。

  汹涌的网上民意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外语为何困扰了这么多人?全民学英语何时才能改变?

  有网友说“现在一般的本科院校里学生课余时间70%都是在看英语”;有网友说“几乎每个假期全家总动员监督孩子背单词、写课文,为了英语,我苦不堪言”;也有网友说“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可英语除了评职称再也没用过”;还有人如此诉苦:“如果不是因为英语拦住,我早就博士毕业了,就是因为英语不过关,连硕士也不能读”;更有极端的家长说:“让90%孩子陪10%孩子读9年99%用不上的东西,不亏吗?”……

从孩子到家长,从教师到企业员工,从小学生到成年人,异口同声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目前的英语学习、考试机制存在许多问题。

  全民学外语将专业人才学习的内容强加给了所有人。语言学习本身需要机遇和天赋,从小在良好外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学习起来自然可以事半功倍。辜鸿铭先生我们都熟悉,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先生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但这是与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传奇经历分不开的。教育心理学也证明:小孩三岁是学习语言的时间,能100%学好语言;其次,小孩六岁是学习语言的第二个时间,能80%学好语言;最后,随着小孩年龄增长学好语言越来越困难。因而,强求所有年龄段的人学英语,显然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语言学习也需要天分。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4岁之前,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包括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之后,他又把学习扩大到了东方语言——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语言学习天赋超群的人物,笔者高中时候的同桌,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睡觉,但老师一提问,她是问一答三、毫无纰漏,让睁大了双眼、丝毫不敢走神也学不好的我羞惭不已。因而,要求所有人学好一门外语,也是有违人自身天赋秉性的,对大数人来说,这就是件苦差事。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精力有限,将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外语学习上,发挥自己专长的时间必然减少,这不是在浪费宝贵的智力资源是什么?

  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共知。与物质资源不同,智力资源丰富与否,取决于开发的程度;它的品类,取决于开发的方向。在笔者看来,近代以来欧美的进步归根到底是智力资源的开发与进步,有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先驱们的存在,才使他们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在人类历,智力资源的开发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存在的误区也数不胜数。如永动机,包括达芬奇、焦耳在内不知多少人曾为之竞相“折腰”,至今还有报道称有人在研究永动机;再如中国的长生不死术,它竟成了数千年来许多人永远醒不过来的美梦,让我们不得不为这些人类智力的巨大浪费而浩然长叹。

  不可否认,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语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忽视其它人才的培养,甚至牺牲其它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我们并未见到如胡适、钱钟书、林语堂等一样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同声传译等顶尖人才依然匮乏。许多人学习外语的目的就在于应付考试、评定职称,我们怎能期望这样的学习和考试机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呢?

  我们应该吸取人类历出现过的教训,将外语教育做准确定位,在智力开发上也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各个方面造就世界一流的人才,造就出各种类型的、适合各方面需要的人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还是尽快将外语教育归位于专业教育的范畴吧,让外语专业人才在他们的园地里充分发挥所长,也让其他人在自己的领地里自由驰骋。网络民意的沸腾敲响了全民学英语的警钟,期待着教育主管部门尽早回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