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中今年高考因体育竞赛获奖加20分的73名考生中,只有8名来自普通百姓家庭。这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下绍兴扛不住了。近日,绍兴市教委调整了绍兴一中校长的领导职务:查品洋不再担任绍兴一中校长职务,新校长由绍兴稽山中学(绍兴二中)的马德尧担任。
我替查品洋觉得冤。因为谁都知道,在很多地方,加分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非富即贵者“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校长的权力在此过程中固然十分了得,但他更大程度上只是权力平衡中的一个具体操作者。以绍兴一中校长正科级干部的职位来说,一个县里比他有实权的大有人在,他的此番被调换(不一定是降职使用),只不过是有关方面在舆论风口浪尖下的一个障眼法,让他成为一个小小的替罪羊。一团迷雾遮住背后更值得追问、更值得深究的制度本身。
在近乎泛滥成灾的加分制度面前,没有人会相信高考加分成为权贵专利只是绍兴一中的“专利”,那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冰山中露出水面的一个小角。水流的源头已经被污染得不成样子了,你把这一滴下游的水榨干,四面的水依然是不干净的。只要看一看加分的程度,就不得不怀疑高考加分的水很深:
重庆今年19.6万考生,获高考加分人数高达7万人,占35.7%!2009年4月,北京大学招生负责人做客人民网时曾透露,根据往年的统计,北京大学近几年在北京录取的考生,40%以上都存在加分投档的情况。有教育界人士对2008年北京市高考考生成绩分布表(文史类)分析后得出,在考取600分以上的所有599名考生中,得到加分照顾的考生达到214人,这个比例高达35.7%,与重庆考生的加分占比惊人一致!这个惊人的巧合足以说明,这是全国普遍现象。
这么浑的水下面,你把全国的中学校长都换一遍,新来的校长们依然得乖乖地按原有的潜规则行事,否则,还没等加分腐败曝光,不识时务者已提前出局。
我把这种情形归结为泛滥的加分制度使县域一级架空了高考公平和大学录取权力。别说靠撤换校长,就是靠严刑峻法都无济于事。惟一的办法,是限度地取消加分制度,把录取的自主权还给高校。
高校当然不是净土,但相比于一县之内搞定加分并且对全国几千所高校同时有效,后者的腐败成本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