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罗欣 李樵实习生陈硕高向荣(今秋我省高中课改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和高考(论坛)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一起,共同作为高校选拔录取的依据(本报曾多次报道)。昨日,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出台,从六个方面评价“综合素质”,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
这六个方面分别是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创新,具体评价标准由地方或学校制定。
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自评结果按30%的权重、互评结果按70%的权重计入评价结果。此外,还要进行班级审查、年级审核和学校认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成长档案袋,包括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学校要指导学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个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数名新高一学生,他们均对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表示欢迎,但担心将其与高校招生“硬挂钩”(即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作为报考某一层次学校的依据、或折合成一定的分数比例纳入高考总成绩)。
武昌区水果湖高中的陈同学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告别“分数是评价标准”的时代。但若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招“硬挂钩”,会出现不公平,“学生自评可能会为自己打高分,互评也不排除互相作弊。”
据悉,目前已实行课改新高考的省份中,绝大多数都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实行“软挂钩”(即只作为参考、同等条件下综合素质评价更好的优先录取)。
我省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如何与高招挂钩?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高考方案一年后才出台,挂钩方式目前未定。但他特别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除了甄别功能外,更大程度上在于教育意义。每学期评一次,帮助学生及时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详解
“等级”和“班主任评语”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分为“合格”与“待评定”两个等级。学生行为表现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行为的,原则上应评为合格。有突出问题的学生,可暂不评等级,记为“待评定”,并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在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见义勇为、扶弱助残、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有关部门嘉奖的学生,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并附所获嘉奖资料。
“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个性与创新”分为A、B、C三个等级。凡符合标准,获得各级各类表彰,有公开发表成果,在学校、年级、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得A等;凡基本符合标准者,视情况可得B或C等;不符合标准者,得D等。获“A”等的学生比例不超过30%。
班主任要在学生自评、互评及班级审查认定等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平时表现、成长档案袋记录和任课教师意见,对学生六个方面发展情况写出评语。班主任评语既要肯定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潜能,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不服评价可申诉
学校要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学生及家长若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设立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学校从收到申诉之日起20日内组织复核并给予书面答复。
“A”等学生要公示一周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记录成长档案,客观公正地开展综合素质的自评和互评。对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有影响的信息,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县(区)各级各类活动的获奖情况,要提供可供查询的网站,对评价结果为“A”等的学生要在校内公示一周。学校和教师要公开客观公正的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人员,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释疑
如何避免“走形式”?
省教育厅:从今年开始,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都要在湖北高中课程改革网(http://gzkg.e21.cn/)上进行。以学生互评为例,每名学生都要对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若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那么每名学生的评价记录数据中,都要有其他44名同学以不记名方式对其进行评价的记录,系统会对学生自评互评情况进行判断,若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完整,可能会影响学生毕业。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校“走形式”。
“终结性评价”进入学生档案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都会作为高招参考吗?
省教育厅:“形成性评价”在高中三年的前五个学期,每学期进行一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使之有针对性地在下阶段发展自己的长处、改正缺点。“终结性评价”指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结果进入学生档案,今年高一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否成为高校招生的参考?如何参考?会综合考虑评价过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高校和社会的接受程度,慎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