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高考谁感动到流泪?

浏览 6

8月26日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了通知,把民族团结内容列入高考(论坛)范围。在7.5事件后,在维汉两族同胞血淋淋的惨剧之下,任何人都会在面对这些民族政策措施时带有国家公民的责任感和严肃感。这样一个培养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好政策,肯定会得到不少人的赞赏,但是谁是真正为之大声欢呼,甚至感动到流泪的人呢?我们可怜的高三学生。

笔者听到这一消息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为这样一个估计很有效果的政策叫好,而是感叹于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威力。回想几年前笔者的奋斗时光,一大头痛就是当年的时事和政治热点。政治卷子上要出现,更重要的是作文题可能也与之有关。那年开了两会,热点繁多,而且一些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学习也在轰轰烈烈进行中。每个政策热点大家都不敢怠慢,,大家考前拼了命的突击死记硬背。记性差点的同学在高三的煎熬下,“觉悟”有些下降,常会埋怨,尊敬的领导求您到我们考完再发表讲话吧!

如此“不敬”实属无奈,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没看过科幻的学生大亏,第二年高三学生天天练习写科幻小说;21世纪初政治连考两年西部大开发,从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都顺带成了高三学生的烂熟于心的问题;就说今年某省高考作文题《隐形的翅膀》吧,此题一出,张韶涵这首老歌突然再次红遍大江南北,估计明年凡是有励志意义或者思想比较健康的歌曲,比如周杰伦的《蜗牛》都要成为高三学生必学课题了……高考决定人的一生,刚刚经历过高考的笔者感慨颇深。几位成绩相仿的同学因为几分的差距,从重点学校落到的二流大学,如果当年碰巧看过考试中出现那个政策、作文题里那个热点的人是他们而不是我,那我们的命运是不是就要交换呢?

什么样的事情,只要牵扯到了高考内容,立马变成社会热议的话题。“民族团结”这样一个重要又在时下有着特殊意义的政策,在高三学生看来居然可能是沾了高考的光。虽然相关部门应该并没有这个意思,但客观上,这一措施的出台正是借助了高考对于社会对于学生无以伦比的重要性。相信这一措施应该可以借助高考在学生心理扎下根,取得预期的结果。只是这样一个严肃有国家意义的政策,却要一直被“神奇”的高考所承载,并成为广大高三学生病态生活的一部分,却总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

而学生们最头痛的就是无数的热点政策不知道考哪一个,很多当年的同学也熟背各种被老师宣称百分之九十九要考的政策,可惜碰上了那百分之一。这次三部委的联合发话等于个学生们吃了定心丸。可以想见,在今天假期补课的课堂上,政治老师春风得意的说:“同学们,这回终于有一个要考的题目啦!专心背“民族团结”课题,XX分就已经到手啦!”全班顿时一片欢呼雀跃,可能几位不擅记忆的同学还会流着泪说,这下可以少背一点,早点睡觉了……

不知在这个为“民族团结”开始欢呼的课堂里,还有多少人记得民族团结的本意,严肃的好政策变成学生拿分的快乐,真让人不知该笑该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