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央视的记者就来了三拨,派发迎新“红包”所引发的关注,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老师们始料未及。在他们看来,这项给予独立报到新生100元现金或等值手机充值卡奖励的举措,只是庞杂纷繁的“迎新”环节之一。
9月5日,是这所学校新生正式报到的日子,即“迎新”日。来自新疆奎屯的2009级新生张玉帝没想到,开学第一天他就碰上了学校党委书记,还为陪他来的父亲安置了住处。其实在这一天,从行政处室、学科院系到财务后勤,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开足了马力。
每年秋天,高校林立的北京都会迎来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新生,还有人数甚至可能多于学生的家长们。为了迎新,一所学校究竟要调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为了迎新,一所学校到底要做多少横幅海报之类的“台前功夫”和升级注册系统、安排新生宿舍等等的“幕后工作”?
6:07 火车站
迎新大巴800一趟
对于拥有大量外地生源的高校来说,“迎新”的起点不是校门,而是火车站。
早上6时07分,晨雾未散,前往北京站和北京西站接站的迎新大巴已经驶出校门,车上是负责接站的社工学院2008级老生,李英强和他的同学们穿着印有校名和校徽的红T恤,并佩戴写有自己姓名的黄色标签。去年这个时候,他们也被师兄师姐用同样的方式迎接。不同的是,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学校给去接站的学生配发了口罩。
“以老接新”是很多高校的惯例,除了有学生之间更具亲和力、容易交流的原因,这也无疑是弥补学校人力不足的方法。
在北京西站,“迎新”的学生分成两组,一部分到首都高校接站区迎接刚下火车的新生,另一部分则留守在大巴旁边,引导新生和家长乘车,帮他们搬运行李。今年,北京西站首都高校新生接站的时间从8月20日持续到9月5日。来接站的高校需要提前办理接站手续,进行资格审查。
7时25分,他们在北京西站接到的第一个新生叫丁俊辉,来自河南郑州,考入了该校中文系。
学校专门为迎新租用的大巴往返一趟需要800元,“十几趟车一共接了160多人,大部分是家长。”中青院的教务处处长王文说:“学生到的时间都不一样,不能一直等,有时候半车就走。”一项支出,就达到了五位数。教务处处长王文希望明年能调整出更加经济的接站安排:“提前知道他们怎么来,大概什么时间到,怎么安排更有效率。”
而接站也并非迎新工作的起点。校方的迎新协调会提前一周已经召开,各院系参与“迎新”的老师9月的第一个星期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8点。如果从后勤部门打理新生宿舍算起,那么“迎新”早在暑假就已经开始了。
7:50 注册点
独立报到奖励100
2009级中文系2班的彭潇伊是第一个完成注册的新生。从验收入学通知书和户口迁移证,转接党团组织关系,到领取校徽及学费发票、照相等,整个过程她只用了12分钟,并且都在临时注册处——万叶体育馆中完成。而在几年之前,她的师兄师姐们办完上述手续大约需要在校园里奔波两个小时。
这套大大简化了新生注册流程的“数字迎新系统”去年首次推出,在学校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崔峰看来,这套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实现迎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统计。”
不过,这套系统在2008年第一次使用时却出了纰漏。“第一次进行‘数字迎新’的时候花的时间比传统手工注册还长。”王文说:“估计不足,只有3台电脑,学生排了特别长的队,家长也有意见。”今年,注册处的电脑增加到了20台,并在暑假升级了整个数字迎新系统。
在体育馆二楼的数字迎新服务台,每个新生还领到了一份“数字校园”礼包,其中包括:一本《2009数字中青指南》手册、正版Microsoft office2007光盘、windows XP系统光盘以及一个数字校园宣传鼠标垫。
与此同时,各院系的新生注册点还有另一项任务:统计独立报到的新生名单。
没有家长陪同,三个藏族小姐妹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旅行,结伴搭火车从雪域高原来到北京,这是她们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即将就读中文系的旦增措姆说:“路太远,他们还有工作呢。”这些没有家人“护送”、独立报到的新生将获得100元现金或等值手机充值卡的奖励。
提出这个创意的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李庚说:“这个奖励一方面是肯定独立性强的学生,希望大家自强自立;另一方面是对一些贫困学生的鼓励。”
事实上,“送”与“不送”不仅是学生的独立问题,很多时候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往返路费和在北京的食宿费用对某些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孩子考上大学第一次出远门,家长来送一下看看学校很正常,我们并不反对。但是也有很多孩子一个人背着行李千里迢迢地过来。”李庚说,“学生其实很看重学校对他的评价,这个奖励钱没多少,但传达了学校对他肯定、赞赏的态度,这个才是重要的。”
的确,在人们热议“拼爹”游戏的今天,从新生入校的那一刻起,贫与富的差别就已经开始显现。在鼓励学生们培养自身独立性的同时,这份不算丰厚的“红包”也许是学校向学生们传递某种价值取向的尝试。最终,大约180名学生获得了这项奖励,占2009级新生总数的15%左右。
9:30 校门口
全员“阻击”甲流
甲流给今年的“迎新”增加了新内容。在这个秋天,“开学”意味着一场甲流“阻击战”。
校学生会组织人手在校门口为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量体温,车道和人行道上都设立了检测点。一旦有新生发烧,马上就会被送到医院,并隔离随行家长。学校门诊部的肖大夫整整一天都盯在校门口。因为天气转凉,社会工作系的学生们甚至煮了姜汤送到迎新现场。
除了学生会这样的“官方”组织,“民间”学生社团也格外活跃。青年志愿者协会派出志愿者设立服务点提供咨询服务,还帮着新生和家长们搬运行李。
一个热情的志愿者甚至“吓”到了新生家长。当他跑过去打算帮一位家长拿行李的时候,没弄清状况的家长还以为是有人来抢东西,捂住包就往前跑。志愿者同学只好在后面大声解释:“我是志愿者,帮您拿东西的!”
来送学生报到的其实也不仅仅是家长。一名经济系新生还带来了自己5岁的表妹,在这名同学和家长办理报到手续的时候,系学生会只好专门安排学生引导员来照看这个小妹妹。
事先培训过的保安在车道上疏导车辆,“每个点安排几个保安都要事先计划好。”王文说,前一天,学校团委、广播站甚至学生食堂都必须最后复习一遍计划好的“迎新”流程。
17:40 亲友团
篮球场临时改车场
“今年大约是1200名新生,我们是按照一个新生带两个家长来预估人数的。”教务处长王文说。在她看来,鼓励新生独立报到,能够缓解报到当天校方的接待和治安压力。
“有一次开来一辆面包车,出来8个家长,就送一个学生。”一位老师回忆自己印象中人数最多的“亲友团”。还有一些学生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顺便组了个到北京来旅游的“观光团”。
设立专门的家长休息室已经是“小儿科”了,说起武汉某高校安置新生家长在体育馆内打地铺过夜的新闻,一名老生笑言:“我们学校都没地方给家长打地铺。”这所西三环路边儿上的学校,占地面积180亩左右。除了安置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家长入住本校低价公寓之外,学校只能搜集周边的旅馆信息提供给新生家长。原有的停车场停不下送学生的车辆,学校将家属区的一个篮球场临时改成了停车场。
17时40分,新生报到接近尾声。这天,已报到的本科生1083人,报到率95.67%。王文说,今年的迎新“可以算是非常顺畅”。文并摄 -张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