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从2007新学年开学开始,高一年级新生全面使用新课程标准及与之配套的新教材,并将于2010年高考时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大纲》命题(以下简称“新高考”)。新高考与旧高考有什么不同?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中由于各种原因未参加高考,或未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的考生,能否通过复读再参加2010年的高考?这是不少学子与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在此我谈一些看法,供关心此事的诸位参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3年正式发布试行,以省市为单位分批分期进入,已先后有山东、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在北京市之前全面进入。与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教材都是按“模块”的形式编写,每科都有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各若干。新旧教材相比较,知识的结构、编排体系等一般都有较大变化。此外,在教学理念上也有不少改进之处,例如新教材更强调三维教学目标(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落实;既重视知识本身,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等等。而2008届及以前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上学时使用的是旧教材,对新教材感到陌生,从而对复读后参加新高考感到心里没底,甚至有恐惧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即使是目前在校读高二的学生,也有不少人对新高考心存疑虑,因为他们不清楚北京市的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否适应。北京市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早在新高考正式实行的前一年半就对外发布了“安民告示”:北京市2010年的高考将以“稳定”为主,具体地说,①考试科目设置不变,仍然是“3 理综”或“3 文综”,且分数不变,考试时间不变,②多数科目将不会设置过多的选做题,以避免因难度、等无法统一而造成的不公平,③新高考的总体难度将不会超过旧高考。当然,变化是免不了的,例如:①具体学科考查的知识点会有所变化,但都会在考前通过《考试说明》明确公布,对于复读生来说,新增加的知识点总体来说不会太多,完全可以通过复读而弥补;②“理综”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文综”中的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的内容比例可能有变化,调整的原则是与新课程各学科的学时、学分比例相适应;③试卷的结构、题型以及整卷难度等虽然力求稳定,但在能力要求上仍会有所变化,也会更加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北京市自2007年高中进入新课改以来,在高考命题中已经渗透了这些新高考的要求,在某些试题中已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可以说已经在逐步地向新高考过渡了,力求做到2010年的第一次新高考与旧高考实现“无缝对接”。
高考所要考查的科目,即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科目,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工具”类,即全体考生都必考的公共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这三个科目的新旧教材内容编排等变化都比较大,但高考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其中语文,无论旧高考还是新高考,都不是考教材中的死内容,而是考查理解和运用我们的母语——汉语的能力;数学,新教材很多选学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但我们北京市明确排除了一些选修模块的内容,这样,新高考与旧高考的差别就不大了,但新高考对文科考生与理科考生的数学要求有一定调整,其中文科数学的要求比旧高考要低,而理科数学则基本与旧高考要求相同,某些方面可能稍有提高;高中阶段的外语本来就是打基础阶段,对外语的要求完全不能与对母语的要求相同,新旧高考应该变化不大。
第二类是科学知识,它们都包括在《理综》这个科目中,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学科体系都是比较完整的,我们中学所学习的都是基础的、成熟的内容,不论教材如何变化,其基本内容是不变的,高考主要考查中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新旧高考间的差别不可能太大(生物学科可能增加部分内容)。
第三类是人文科学,它们包含在《文综》中,即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其中地理学科是半文半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完全属于科学,而经济地理部分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高考考查变化也不会太大;政治学科与现实结合紧密,我们的胡主席讲“不折腾”,很通俗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国家以稳定为大局的思想,运用到我们高考上,政治学科也是不会大“折腾”的;只有历史学科变化可能大一些,主要的历史事实是确定的,但看问题的角度、观点会有所变化,我们只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再认真“复读”一遍,参加新高考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从北京市2010年高中新课改高考方案的意见征询中我们也可以看到,2010年新高考的各科目中90%以上考试内容来自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只有部分知识点可能会涉及选修课程。
另外,在高招录取方式上,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会考成绩仅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因素,随电子档案提交给高校,由高校自主决定,这一点与往年录取并无太大区别。
综上所述,2010年北京市实行的新高考,肯定会有一些新气象,但其改革的基本原则为“稳定”和“微调”,不会大起大落。对于2009高考复读学生来说,应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经过一年的复读与准备,完全可以适应新高考,完全可以与应届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争高下。作者:北京新东方铭师堂 洪安生
稳定与微调是主旋律--谈2010年新高考与2009复读
浏览 11